明朝那些事-朱由检-崇祯

Table of Contents

第328章 疑惑(1)

◆ 朱由检终于进宫了,战战兢兢地进来了。按照以往程序,要先读遗诏,然后是劝进三次。所谓劝进,就是如果继任者不愿意当皇帝,必须劝他当。之所以劝进三次,是因为继任者必须不愿当皇帝,必须劝三次,才当。虽然这种礼仪相当无聊,但上千年流传下来,也就图个乐吧。和无数先辈一样,朱由检苦苦推辞了三次,才勉为其难地答应做皇帝。接受了群臣的朝拜后,张皇后走到他的面前,在他的耳边,对他说出了诚挚的话语:“不要吃宫里的东西(勿食宫中食)!”这就是新皇帝上任后,听到的第一句祝词。他会意地点了点头。事实上,张皇后有点儿杞人忧天,因为皇帝大人早有准备:他是有备而来的,照某些史料的说法,他登基的时候,随身带着干粮(大饼),就藏在袖子里。 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检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即位。

◆ 在许多的史书中,崇祯皇帝应该是这么个形象:很勤奋,很努力,就是人比较傻,死干死干往死里干,干死也白干。这是一种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用心险恶的说法。 真正的崇祯,是这样的人:敏感、镇定、冷静、聪明绝顶。

◆ 据统计,自天启七年(1627)十一月至次年二月,几个月里,朝廷的公文数量增加了数倍,各地奏疏纷至沓来,堪称数十年未有之盛况。这些奏疏字迹相当工整,包装相当精美,内容相当扯淡:上来就痛骂魏忠贤,痛骂阉党,顺便检举某些同事的无耻行径。最后总结:他们的行为让我很愤怒,跟我不相干。心中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我不是阉党,皇帝大人,您就把我们当个屁放了吧。效果很明显,魏忠贤倒台一个月里,崇祯毫无动静,除客氏、崔呈秀外,大家过得都还不错。事实上,当时的朝廷,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察院乃至于全国各级地方机构,都由阉党掌握,所谓法不责众,大家都有份儿,你能把大家都拉下水吗?把我们都抓了,找谁帮你干活?所以,在阉党同志们看来,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该怎么活还怎么活。这个看法在大多数人的身上,是管用的。而崇祯,属于少数派。一直以来,崇祯处理问题的理念比较简单,就四个字——斩草除根。所谓法不责众,在他那里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他的祖宗有处理这种问题的经验。比如朱元璋,胡惟庸案件,报上来同党一万人,杀,两万人,杀杀,三万人,杀杀杀。无非多说几个杀字,不费劲儿。时代进步了,社会文明了,道理还一样。六部尚书是阉党,就撤尚书,侍郎是阉党,就撤侍郎,一半人是阉党,就撤一半,全是,就全撤,大明没了你们就不转吗?这年头,看门的狗难找,想当官的人有的是,谁怕谁!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述奏疏内容雷同,但崇祯的态度是很认真的,他不但看了,而且还保存下来。很简单,真没事的人是不会写这些东西的,原本找不着阉党,照着奏疏抓人,贼准。十一月底,准备工作就绪,正式动手。

第332章 算账(1)

◆ 亲信太监分别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秉笔太监李永贞、李朝钦、刘若愚。

◆ 王体乾了。此人是魏忠贤的铁杆,害死王安,迫害东林党,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是阉党的首脑人物。但奇怪的是,当我翻阅几百年前那份阉党的最终定罪结果时,却惊奇地发现,以他的丰功劣迹,竟然只排七等(共有八等),罪名是谄附拥戴,连罚款都没交,就给放了。伺候崇祯十几年的徐应元,光说了几句话,定罪比他还高(五等),这个看上去很难理解的现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王体乾叛变了。据史料分析,王体乾可能很早就“起义”了,所以一直以来,崇祯对魏忠贤的心理活动、斗争策略都了如指掌,当了这么久卧底,也该歇歇了。

◆ 刘若愚了。这位仁兄,应该是最有死相的,早年加入阉党,一直是心腹,坏事全干过,不是卧底,不是叛徒,坦白交代,主动退赃之类的法定情节一点儿没有,不死是不可能的。可他没死。因为刘若愚虽然罪大恶极,但这个人有个特点:能写。在此之前,阉党的大部分文件全部出于他手,换句话说,他算是个技术人员,而且他知道很多情况,所以崇祯把他留了下来,写交代材料。刘太监很敬业,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他所写的《酌中志》,成为后代研究魏忠贤的最重要史料。只要仔细阅读《水浒传》,就会发现,梁山好汉们招安后,宋江死了,最能打的李逵死了,最聪明的吴用也死了,活下来的,大都是身上有门手艺的,比如神医安道全之流。以上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平时学一门技术是多么的重要。

◆ 五虎是文臣,分别是(排名分先后):兵部尚书崔呈秀、原兵部尚书田吉、工部尚书吴淳夫、太常寺卿倪文焕、副都御史李燮龙。五彪是武官,分别是:左都督田尔耕、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都督同知崔应元、右都督孙云鹤、锦衣卫佥事杨寰。

◆ 关于这十个人,就不多说了,其光辉事迹,不胜枚举,比如田尔耕,是迫害“六君子”的主谋,并杀害了左光斗等人;而许显纯大人,曾亲自把钉子钉进杨涟脑门儿。用今天的话说,足够枪毙几个来回。因为此十人一贯为非作歹,民愤极大,崇祯下令,将其逮捕,送交司法部门处理。经刑部、都察院调查,并详细会审,结果如下:崔呈秀已死,不再追究。其他九人中,田尔耕、许显纯曾参与调查杨涟、左光斗等人的罪行,结果过失致人死亡,入狱;剩余七人免官为民。就此结案。这份判决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恬不知耻。崇祯很不满意,随即下令,再审。皇帝表态,不敢怠慢,经过再次认真细致的审讯,重新定罪如下:以上十人,除崔呈秀已死外,田尔耕、许显纯因为过失致人死亡,判处死缓,关入监狱,其余七人全部充军,充军地点是离其住处最近的卫所。鉴于有群众反映,以上几人有贪污罪行,为显示威严,震慑罪犯,同时处以大额罚款,分别是倪文焕五千两,吴淳夫三千两,李燮龙、田吉各一千两。结案。报上去后,崇祯怒了。拿钉子钉耳朵,打碎全身肋骨,是过失致人死亡,贪了这么多年,只罚五千、三千,你以为老子好糊弄是吧。更奇怪的是,案子都判了,有些当事人根本就没到案,比如田吉,每天还出去遛弯,十分逍遥。其实案子审成这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审讯此案的,是刑部尚书苏茂相、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诚。苏茂相是阉党,曹思诚也是阉党。让阉党审阉党,确实难为他们了。愤怒之余,崇祯换人了。他把查处阉党的任务交给了吏部尚书王永光。可王永光比前两位更逗,命令下来他死都不去,说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承担任务。很不凑巧,王永光同志虽然不是阉党,也不想得罪阉党。按苏茂相、曹思诚、王永光以及无数阉党们的想法,形势是很好的,朝廷内外都是阉党,案子没人敢审,对五虎、五彪的处理,可以慢慢拖,实在不行,就判田尔耕和许显纯死刑,其他的人能放就放,不能放,判个充军也就差不多了。没错,司法部长、监察部长、人事部长都不审,那就只有皇帝审了。几天后,崇祯直接宣布了对五虎、五彪的裁定,相比前两次裁决,比较简单:田吉,杀!吴淳夫,杀!倪文焕,杀!田尔耕,杀!许显纯,杀!崔应元,杀!孙云鹤,杀!杨寰,杀!李燮龙,杀!崔呈秀,已死,挖出来,戮尸!以上十人,全部抄家!没收全部财产!

◆ 虽然他们跟阉党都有仇,且皇帝支持,但阉党人数太多,毕竟是个得罪人的事,阉党也好,东林党也罢,不过混碗饭吃,何必呢?不管了,接着糊弄:“我们是外臣,宫内的人事并不清楚。”崇祯冷笑:“我看不是不知道,是怕得罪人吧(特畏任怨耳)!”怪事,崇祯初来乍到,他怎么知道人数不对呢?崇祯帮他们解开了这个谜题。他派人抬出了几个包裹,扔到阁臣面前,说:“看看吧。”打开包裹的那一刻,大臣们明白,这次赖都赖不掉了。包裹里的,是无数封跟魏忠贤勾搭的奏疏,很明显,崇祯不但看过,还数过。混不过去,只能玩命干了。就这样,自天启七年(1627)十二月,一直到崇祯元年(1628)三月,足足折腾了四个月,阉党终于被彻底整趴下了。最后的名单,共计二百六十一人,分为八等。特等奖得主两人,魏忠贤、客氏,罪名:首逆;处理:凌迟。一等奖得主六人,以崔呈秀为首,罪名:首逆同谋;处理:斩首。二等奖得主十九人,罪名:结交近侍;处理:秋后处决。三等奖得主十一人,罪名:结交近侍次等;处理:流放。此外,还有四等奖得主(逆孽军犯)三十五人,五等奖得主(谄附拥戴军犯)十六人,六等奖得主(交结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七等奖得主(祠颂)四十四人,各获得充军、有期徒刑、免职等奖励。

第333章 算账(2)

◆ 在这份名单上,还有几位有趣的人物,比如那位要在国子监里给魏公公立牌坊的陆万龄同学,屁官都不是,估计连魏忠贤都没见过,由于风头太大,竟然被订为二等,跟五虎、五彪一起,被拉出去砍了。那位第一个上疏弹劾魏公公的杨维垣,由于举报有功,被定为三等,拉去充军。而在案中扮演了滑稽角色的陈尔翼、杨所修,也没能跑掉,根据情节,本来没他们什么事,鉴于其双簧演得太过精彩,由皇帝特批六等奖,判处有期徒刑,免官为民。

◆ 总体说来,这份名单虽然有点儿问题,但是相当凑合,弘扬了正气,恶整了恶人,虽然没有不冤枉一个好人,也没有放过大多数坏人,史称“钦定逆案”

◆ 作为“七君子”中黄尊素的长子,黄宗羲可谓天赋异禀,不但精通儒学,还懂得算术、天文,据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他不知道的,被称为三百年来学术之集大成者,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更让人无语的是,黄宗羲还懂得经济学。他经过研究发现,每次农业税法调整,无论是两税法还是一条鞭法,无论动机如何善良,最终都导致税收增加,农民负担加重。换句话说,不管怎么变,最终都是加。这一原理后被学者秦晖总结,命名为“黄宗羲定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经过调研,采纳这一定律,于2006年彻底废除了农业税,打破了这个怪圈。善莫大焉。

◆ 当时恰好朝廷审讯许显纯,要找人作证,就找来了黄宗羲。事情就是这么闹起来的。许显纯此人,说是死有余辜,还真是有余辜,拿锤子砸人的肋骨,用钉子钉人耳朵,钉人的脑袋,六君子、七君子,大都死在他的手中,为人恶毒,且有心理变态的倾向。此人向来冷酷无情,没人敢惹,杨涟如此强硬,许先生毫不怯场,敢啃硬骨头,亲自上阵,很有几分硬汉色彩。但让人失望的是,轮到这位变态硬汉入狱,当场就怂了,立即展现出了只会打人,不会被人打的特长。他全然没有之前杨涟的骨气,别说拿钉子顶脑门,给他几巴掌,立马就晕,真是窝囊死了。值得庆幸的是,崇祯的监狱还比较文明,至少比许显纯在的时候文明,打是打,但锤子、钉子之类的东西是不用的,照此情形,审完后一刀了事,算是便宜了他。但便宜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审讯开始,先传许显纯,以及同案犯五彪之一的崔应元,然后传黄宗羲。黄宗羲上堂,看见仇人倒不生气,表现得相当平静,回话,作证,整套程序走完,人不走。大家很奇怪,都看着他。别急,先不走,好戏刚刚开场。黄宗羲来的时候,除了他那张作证的嘴外,还带了一件东西——锥子。审讯完毕,他二话不说,操起锥子,就奔许显纯来了。这一刻,许显纯表现出了难得的单纯,他不知道审案期间拿锥子能有啥用,只是呆呆地看着急奔过来的黄宗羲,等待着答案。答案是一声惨叫。黄宗羲终于露出了狰狞面目,手持锥子,疯狂地朝许显纯身上戳,而许显纯也不愧孬种本色,当场求饶,并满地打滚,开始放声惨叫。许先生之所以大叫,是有如意算盘的:这里毕竟是刑部大堂,众目睽睽之下,难道你们都能看着他殴打犯人吗?答案是“能”。无论是主审官还是陪审人员,没有一个人动手,也没有人上前阻拦,大家都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黄宗羲不停地扎,许显纯不停地喊,就如同电视剧里最老套的台词:你喊吧,就是喊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你!因为所有人都记得,这个人曾经把钢钉扎进杨涟的耳朵和脑门儿,那时,没有人阻止他。但形势开始变化了,许显纯的声音越来越小,鲜血横流,黄宗羲却越扎越起劲儿,如此下去,许先生被扎死,黄宗羲是过瘾了,但黑锅得大家背。于是许显纯被拉走,黄宗羲被拉开,他的锥子也被没收。审完了,仇报了,气出了,该消停了。黄宗羲却不这么认为,他转头,又奔着崔应元去了。其实这次审讯,崔应元是陪审,无奈碰上了黄恶棍,虽然没挨锥子,却被一顿拳打脚踢,鼻青脸肿。到此境地,主审官终于认定,应该把黄宗羲赶走了,就派人上前把他拉开,但黄宗羲打上了瘾,被人拉走之前,竟然抓住了崔应元的胡子,活生生地拔了下来!当年在狱中狂施暴行的许显纯,终于尝到了暴行的滋味,等待着他的,是最后的一刀。无论是什么样的屠夫,最终也只是懦夫。如许显纯等人,都是钦定名单要死的,而那些没死的,似乎还不如死了的好。比如阉党骨干、太仆寺少卿曹钦程,好不容易捡了条命,回家养老,结果所到之处,都是口水(民争唾其面),实在待不下去,跑到异地他乡买了个房子住,结果被人打听出来,又是一顿猛打,赶走了。还有老牌阉党顾秉谦,家乡人对他的感情可谓深厚,魏忠贤刚倒台,人民群众就冲进家门,烧光了他家。顾秉谦跑到外地,没人肯接待他,最后在唾骂声中死去。而那些名单上没有,却又应该死的,也没有逃过去,自有人解决他们,比如黄宗羲。他痛殴许显纯后,又派人找到了当年杀死他父亲的两个看守,把他们干掉了。大明是法制社会,但凡干掉某人,要么有司法部门批准,要么偿命,但黄宗羲自己找人干了这俩看守,似乎也没人管,真是没王法了。

◆ 黄宗羲这么一闹,接下来就热闹了,所谓“六君子”、“七君子”,都是有儿子的。先是魏大中的儿子魏学濂上疏,要为父亲魏大中申冤,然后是杨涟的儿子杨之易上疏,为父亲杨涟申冤,几天后,周顺昌的儿子周茂兰又上疏,为父亲周顺昌申冤。顺便说一句,以上这几位的上疏,所用的并非笔墨,而是一种特别的材料——血。这也是有讲究的,自古以来,但凡奇冤都写血书,不用似乎不够分量。

◆ 崇祯二年(1629)九月,他下令,为殉难的东林党人恢复名誉,追授官职,并加封谥号。杨涟得到的谥号,是“忠烈”,以此二字,足以概其一生。至此,为祸七年之久的阉党之乱终于落下帷幕,大明有史以来最强大、最邪恶的势力就此倒台。纵使它曾骄横一时,纵使它曾不可一世。迟来的正义依然是正义。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神灵、天命,对魏忠贤而言都是放屁,在他的身上只有一样东西——迷信。不信道德,不信仁义,不信报应,不信邪不胜正。迷信自己,迷信力量,迷信权威,迷信可以为所欲为,迷信将取得永远的胜利。而在遍览史书十余载后,我信了,至少信一样东西——天道。自然界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有了永恒的规律,春天成长,冬天凋谢,周而复始。人世间也一样,从它的起始到它的灭亡,规则恒久不变,是为天道。在史书中无数的尸山血河、生生死死背后,我看到了它,它始终在那里,静静地注视着我们,无论兴衰更替,无论岁月流逝。它告诉我,在这个污秽、混乱、肮脏的世界上,公道和正义终究是存在的。天道有常,从它的起始到它的灭亡,恒久不变。

◆ 崇祯上台不久,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他是皇帝,大家也认这个皇帝,交代下去的事,却总是干不成,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因为自登基以来,所有的大臣都在干同一件事——吵架。今天你告我,明天我告你,瞎折腾,开始崇祯还以为这是某些阉党的反扑,但时间长了才发现,这是纯粹的、无组织、无纪律的吵架。一夜之间,朝廷就变了,正事没人干,尽吵,且极其复杂。当年朝廷斗争,虽说残酷,好歹还分个东林党、阉党,带头的也是魏忠贤、杨涟之类的大腕,而今不同了,党争标准极低,只要是个人,哪怕是六部里的一个主事处长,都敢拉帮结伙,逮谁骂谁,搞得崇祯摸不着头脑:是谁弄出来这帮龟孙?就是他自己。这一切乱象的源头,来源自一年前崇祯同志的一个错误决定。解决魏忠贤后,崇祯认为,除恶务尽,矫枉必须过正,干人必须彻底,所以开始拉清单、整阉党,但凡跟魏忠贤有关系的、拍马屁的、站过队的,统统滚他娘的。这是一个极其不地道的举动,大家到朝廷来,无非是混,谁当朝就跟谁混,说几句好话,服软低头,也就是混碗饭吃,像杨涟那样的英雄人物,我们都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起码在精神上支持他,现在反攻倒算,打工一族,何苦呢?但崇祯同志偏要把事做绝,砸掉打工仔的饭碗,那就没办法了,大家都往死里整,当年你说我是阉党,整顿我,没事,过两年我上来,不玩死你不算好汉。特别是东林党,那真不是善人,逮谁灭谁,不听话的、有意见的,就打成阉党,啥事都干不成。

第344章 阴谋(2)

◆ 明代的进士考试,每三年一次,每次录取名额,大概是一百五十多人,现在高考,每年两次,每次录取名额……所以总体说来,明代的进士考试,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高级公务员选拔。

第346章 斗争技术(2)

温体仁

◆ 作为内阁首辅,温体仁具备以下条件:首先,他很精明强干,据说一件事情报上来,别人还在琢磨,他就想明白了,而且能很快作出反应;其次,他熟悉政务,而且效率极高,还善于整人(所以善于管人)。最后,他不是个好人。当然,对朝廷官员而言,这一点在某些时候,绝对不是缺点。估计很多人都想不到,这位温体仁还是个清官,不折不扣的清官,做了八年首辅,家里还穷得叮当响,从来不受贿、不贪污。相对而言, 流芳千古的钱谦益先生 ,就有点儿区别了,除了家产外,也很能挣钱(怎么来的就别说了), 经常出没红灯区,六十多岁了,还娶了柳如是。 明朝亡时,说要跳河殉国,脚趾头都还没下去,就缩了回来,说水冷,不跳了,就投降了清朝。清朝官员前来拜访,看过他家后,发出了同样的感叹:你家真有钱。温体仁未必是奸臣,钱谦益未必是好人,不需要惊讶,历史往往跟你所想的并不一样。英雄可以写成懦夫,能臣可以写成奸臣,史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来写。

刘懋建议,整顿驿站,裁掉了上万名驿卒

◆ 刘懋建议,整顿驿站,不但可以节省成本,还能减轻地方负担。但问题是,怎么整顿。刘懋的方法很简单,一个字——裁。裁减驿站,开除富余人员,减开支,严管介绍信,非紧急不得使用。按照他的说法,只要执行这项措施,朝廷一年能省几十万两白银,且地方负担能大大减轻。崇祯很高兴,同意了,并且雷厉风行地执行了。一年之后,上报执行成果,裁减驿站二百余处,全国各省累计减少经费八十万两,成绩显著。不久之后,刘懋就滚蛋了。这世上,有很多事情,看上去是好事,实际上不是,比如这件事。刘懋同志干这件事,基本是“损人不利己”,国家没有好处,地方经费节省了,也省不到老百姓头上,地方吃驿站的那帮人又吃了亏,要跟他拼命,闹来闹去折腾一年,啥都没有,只能走人。崇祯同志很扫兴,好不容易干了件事,又干成这副熊样,好在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反正驿站有没有无所谓,就这么着吧。事实上,如果他知道刘懋改革的另一个后果,估计就不会让他走了,他会把刘懋留下来,然后,砍成两截。因为汇报裁减业绩的人,少报了一件事:之所以减掉了八十余万两白银的经费,是因为裁掉驿站的同时,还裁掉了上万名驿卒。崇祯二年(1629),按照规定,银川驿站被撤销,驿卒们统统走人。一个驿卒无奈地离开了,这里已无容身之所,为了养活自己,他决定,去另找一份工作,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 这个驿卒的名字,叫做李自成。

第349章 投降?(3)

◆ 孔有德跟黄龙算是老熟人,因为黄龙曾经当过皮岛总兵,还管过孔有德。孔有德怕的人比较少,而黄龙就属于少数派之一,孔有德之所以投靠孙元化,就是因为黄龙太厉害,在他手下太难混。在最不想见人的地方、最不想见人的时候,遇上了最不想见的人,孔有德很伤心。老领导黄龙见到了老部下孔有德,倒也没客气,上去就打,孔先生当即被打懵,部下伤亡过半,连他的亲人都没幸免(他抢劫是带家属的),纷纷坠海而亡。但最不幸的还不是他,而是毛承禄。这位仁兄先是老爹(毛文龙)被杀,朝廷给了个官,也不好好干,被孔有德拉下水搞叛乱,落到这般地步。而关键时刻,孔有德不负众望,毅然抛弃了这位老上级的公子,把他丢给了黄龙。而孔有德和耿仲明不愧干过海盗,虽说打海战差点儿,但逃命还凑合,拼死杀出血路,保住了性命。毛承禄就不行了,被抓住后送到了京城,被人千刀万剐。

第350章 纯属偶然(1)

◆ 西北之所以涌出这么多英雄好汉,只是因为崇祯的运气不好,遇到了一件东西。《中庸》有云: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其实遇到妖孽,倒也没什么,毕竟还有实体,实在不行,找人灭了它。崇祯遇上的,叫做灾荒。翻开史书,你会不禁感叹,崇祯同志的运气实在太差:崇祯元年,陕西旱灾。崇祯二年,陕西旱灾。崇祯三年,陕西旱灾。崇祯四年,陕西旱灾……灾荒之后,没有粮食吃,就是饥荒。没有粮食吃,就吃人。对受灾的人而言,吃人,并非童话。据说当时西北各地的小孩,是不能四处乱跑的,如果没看住,跑了出去,基本就算没了。注意,不是失踪,是没了。失踪的意思,是被拐卖了,没了的意思,是被吃了。

◆ 之所以西北先闹起来,除去天灾、银祸外,还有点儿地方特色。西北一带,向来比较缺水,比较穷困,比较没人理,外加地方官比较扯淡,所以这个地方的人,过得比较苦。生活艰苦,饭都没处吃,自然没条件读书。没条件读书,自然考不上功名,考不上功名,自然没官做。没官做,也得找事做。西北一带的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当兵。生活艰苦,民风自然剽悍,当兵是最合适的工作。除了当兵之外,还有一份极为合适的工作——驿站。驿站虽说比较小,但好歹是官办的,也算是吃皇粮的,而且各省都有拨款,搞点儿潜规则,多少能捞点儿油水,养活自己,是不成问题的。据统计,光是甘肃、陕西,就有几万人指着驿站过日子。崇祯二年(1629),驿站没了。之前我说过,被裁掉了,裁掉它的,是一个叫做刘懋的好人。 崇祯同志的运气实在太差,灾荒、钱荒、又夺了人家的饭碗 ,如果不闹,就不正常了。他不是故意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偶然。偶然的灾荒,偶然裁掉驿站,偶然的地点。如果其中任意一个偶然没有发生,也许就不会有最后的灭亡。可惜,全都偶然了。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认定,在这些偶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必然,一个真正的、决定性的原因。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明朝的灭亡。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这个最终的原因,四个字——气数已尽。

第351章 纯属偶然(2)

◆ 据统计,当时全国的部队,大致有上百万人,而能够按时领军饷的,只有辽东军区的十余万人。而且就连辽东军,也不能保证按时发工资,拖几个月,也是经常的事。袁崇焕同志就曾经处理过相关事务。辽东是前线,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别提了,西北一带,既然不是前线,自然没钱,有的人几年都没拿到工资,穷得叮当响,据说连武器都卖了,只求换顿饭吃。没钱赈灾,老百姓吃苦,也没辙,没钱发饷,当兵的吃苦,就有辙了。兜里没钱,手里有刀,怎么办?凉拌,开抢!情况就是如此,官兵越来越少,民军越来越多,局势越来越撑不住。杨鹤面对的形势大致如此,大家都明白,就他不明白,等他明白了,跑也跑不掉了。如果换个会打仗的,能用兵的,多少还能撑几天,但杨鹤同志的主要特长是招抚理论,这就比较麻烦了,据说当时朝廷里,有些人开玩笑,说杨鹤如果能撑一年,就倒着爬出去。就当时的情况看,这位仁兄爬出去的可能性,大致是零。杨鹤同志的下岗日期,指日可待。一年后,杨鹤向崇祯呈交了名单,在这份名单上,有这样十几个名字:神一魁、王左桂、王嘉胤、红狼、小红狼、点灯子、过天星、独头虎……(以下略去××字)以上人等,全部归降。这些人是干吗的,看名字就能猜到,但这些人什么分量,估计你就不知道了。在当时的起义军中,最能打的,就是神一魁,此人具体情况不详,但应该受过军事训练,作战十分强悍,属于带头大哥级人物。王左桂、王嘉胤,如果你不知道,那不怪你,对这二位兄弟,只提一点就够了:当时,在王左桂的手下,有个小头目,叫做李自成。王嘉胤营门口站岗的,叫做张献忠。至于后面那几位,就不说了,说了也没人知道,你只要明白,他们都是当时一等一的牛人,随便一个摆出来,都能搅得天翻地覆。都投降了。除这些人之外,当时陕西、甘肃境内几乎所有的农民军,都投降了。他们投降的对象,就是那个一脑袋糨糊、啥也不懂、不会打仗的杨鹤。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发生在所有人的眼前。杨鹤不懂兵法,不熟军事,但他有一样别人没有的武器——诚意。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杨先生很有诚意地寻找叛军,很有诚意地进行谈判,很有诚意地劝说投降,最后,他的诚意得到了回报。

◆ 杨鹤同志读过很多书,干过许多工作,明白很多道理,但是他并不知道,从招抚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已经失败了。因为有一个问题,他始终没弄明白。正是这个问题,注定了他的悲惨结局。这个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造反?答案是,为了活下去。怎样才能活下去呢?有钱、有粮食。要说明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三段论:造反,是因为没钱、没粮食,投降,是因为有钱、有粮食。杨鹤有钱、有粮食吗?没有。所以停止投降,继续造反。

神一魁

◆ 崇祯四年(1631),领了半年工资后,神一魁再次反叛,西北群起响应,而且这次阵势更大,合计有三十多万人。

◆ 崇祯委屈,就写了封命令:锦衣卫,把杨鹤抓起来。崇祯四年(1631)九月,杨鹤被捕,后发配袁州。鉴于杨鹤的黑锅实在太重,由始至终,朝廷没人替他说话。例外总是有的。命令传出后,一个山海关的参政主动上疏,要求替杨鹤承担处罚。如此黑锅都敢背,是不正常的,但这个人帮杨鹤背锅,就是再正常不过了。这位参政,是杨鹤的儿子,叫做杨嗣昌。崇祯没有理睬,杨鹤先生的命运未能改变,依然去了袁州。

第一个猛人-洪承畴

◆ 第一个猛人就此登场,他的名字,叫做洪承畴。洪承畴接到了救援的命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个相当扯淡的命令,你是总督都没办法,我怎么办?但他并未抱怨,召集了自己的下人和亲兵,并就地招募了一些人,踏上了前往韩城的道路。这是文官、陕西参政洪承畴的第一次出征,这年,他三十七岁。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

◆ 根据记载,此人的家世,可谓显赫一时:曾祖父洪以诜,字德谦,中宪大夫、太傅兼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曾祖母林氏,一品夫人。祖父洪有秩,资政大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祖母戴氏,夫人。有这么一份简历,基本就可以吃闲饭了。可惜,洪承畴没能吃闲饭,事实上,他连饭都吃不上。因为所有的这些简历,都是后来封的,换句话说,是他挣回来的。

◆ 万历四十三年(1615),洪承畴二十三岁,参加全省统考(乡试),他的成绩很好,全省第十九名。第二年,他到北京参加全国统考,成绩更好,全国第十七名,二甲。

◆ 然后分配工作,他被分配到刑部。这个结果对他而言,是比较倒霉的。原因我说过,在明代,要想将来入阁当大学士,必须当庶吉士,进翰林院。以洪承畴的成绩,应该能进,可是偏就没进。此后的十几年,洪承畴混得还可以,当上了刑部郎中,又被外放地方,当了参政。参政这个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通常混到最后,就是光荣退休。没考上翰林的进士,混饭吃的小参政,到历史留名、骂声不绝、余音绕梁的大人物,只是因为,他外放的地方,是陕西。刚去陕西的时候,洪承畴带了很多书,因为他只是一个书生,他没有打过仗,也没有杀过人。据说在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天生就会打仗,天生就会杀人。这是事实,不是据说。洪承畴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军事天才,他带着临时拼起来的家丁、仆人、伙夫,就这么上了战场,却没有丝毫的胆怯。面对优势敌军,他凭借卓越的指挥,轻易击败了起义军,斩杀五百余人,解围韩城。在洪承畴的人生中,有过无数次战役,有过无数个强大的对手,最重要的,是这一次。这个微不足道的胜利,让洪承畴明白,他是多么的强大,强大到可以力挽狂澜,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他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挽救这个没落的王朝,创造太平的盛世。讽刺的是,他最终做到了,却是以一种他做梦也未曾想到的方式。

◆ 洪承畴是文官,杨鹤也是文官,这是两个人的共同点,也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对待民军,杨鹤是很客气的,投降前,他好言好语招抚,投降后,他好吃好喝招待。而洪承畴的态度有点儿差别,投降前,他说,如果不投降,就杀掉你们,投降后,他说,你们投降了,所以杀掉你们。

◆ 自古以来,杀人放火之类的事,从来没断过,但公认最无耻的事,就是“杀降”,人家都投降了,你还要干掉他,太过缺德。但更让我疑惑的是,这种缺德事,洪承畴同志非但干了,还经常干。

◆ 大体而言,当时许多民军的行为程序是,起兵、作战、被官军包围、投降,走出包围圈,拿起武器,继续作战。此类表演,基本算是固定节目,数不胜数,很快,你就会看到两个典型案例。洪承畴跟杨鹤不同,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他看来,要彻底扭转形势,不能招抚,不能受降,只有一个办法——赶尽杀绝。

◆ 崇祯四年(1631),估计是有心脏病,或是胆囊炎,起义军进攻延绥的时候,这里的巡抚大人竟然被活活吓死。没胆的人死了,就让有胆的人上,洪承畴接替了他的位置。进步是没有止境的,又过了两个月,他的顶头上司杨鹤被抓了,总督的位置空了出来,没人能顶替,也没人愿意顶替,除了洪承畴。崇祯四年(1631)十月,洪承畴正式接任三边总督。

◆ 在这个世界上,洪承畴害怕的东西,大致还不多。在给朝廷的报告里,他天才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西北民变,人数虽多,但大都是胁从,且老幼俱在,并无战力,真正精壮之人,十之一二而已,击其首,即可大破之。这意思是,虽然闹事的人多,但真正能打仗的,十个人里面,最多也就一两个,把这几个人干掉,事情就结了。实践证明,他的理论非常正确,所谓几十万义军,真正能打仗的,也就几万人而已。而这几万人中,最强悍的,是三个人,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只要除掉这三个人,大局必定。这三个人中,王左桂已经被杀掉了,所以下一个目标,是王嘉胤。然而就在此时,洪承畴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王嘉胤死了。王嘉胤是被杀的,杀掉他的人,是他的部下。他的部下之所以要杀他,实在是被人逼得没办法。逼他们的人,叫做曹文诏。

第二个猛人-曹文诏

◆ 对曹文诏这个人,洪承畴曾经有过一个评价:世间良将,天下无双。曹文诏,山西大同人,和洪承畴不一样,他没有履历,没读过书,没有背景,出人头地之前,他只是个小兵。十年前,他在一个人的手下当兵,跟着此人去了辽东。这个人叫做熊廷弼。九年前,广宁兵败,明军溃败,他没有逃跑,而是坚持留了下来,见到了他第二个上司——孙承宗。六年前,孙承宗走了,他还是留了下来,此时,他已经当上了游击,而他的新上司,就是袁崇焕。两年前,他跟着袁崇焕到了京城,守护北京,结果袁崇焕被抓,他依然留了下来。一年前,他跟随孙承宗前往遵化,在那里,他奋勇作战,击退后金大将阿敏,并最终收复关内四城。然后,他来到了西北。对于这个人,我想就没必要多说了,从熊廷弼、孙承宗到袁崇焕,他都跟过,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阿敏,他都打过。什么世面都见过,什么牛人都跟过,现在把他调回来,打农民军。而且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跟着他回来的,还有一千人。这一千人,是他的老部下,他们隶属于一支特殊的部队——关宁铁骑。

◆ 而他的对手王嘉胤,手下的民军主力,在三万人左右。王嘉胤什么来历,说法很多,靠谱的不多,但在当时那一拨人里,他是很牛的。之前我说过,在他手下,有个叫张献忠的小喽啰,顺便再说句,后来威震天下、被称为“闯王”的高迎祥(李自成是闯王2.0版本),都是他的人,给他打工。而且这人很难得,很有点儿组织才能,连个县都没占住,就开始搞政府机构。但最搞笑的是,他还大胆地搞了机构改革,突破常规,明朝有的,他有,明朝没有的,他也有,不但有六部都察院,还有宰相。

◆ 当时去开会的,共有三十六支部队,史称“三十六营”。跟以往一样,这三十六位头目,有三十六个外号,大致如下:紫金梁、闯王、八大王、曹操、闯塌天、闯将、扫地王、黑煞神……就外号水平而言,跟水浒传还没在一个档次上,梁山好汉们的文化程度,估计是够格的,什么急先锋、拼命三郎、花和尚,都是现代的流行用语,相比而言,扫地王之类的外号,实在让人不知所谓。而且就人数而言,也差点儿,水浒好汉们,总共是一百单八个,这次只有三十六个,也就够个天罡。但在某一点上,他们跟梁山好汉是很相似的,不可思议的相似。你应该还记得,梁山好汉排队时,排在第一的,并不是及时雨宋江,而是托塔天王晁盖。然而,晁盖并不是真正的主角,因为后来他被人给挂了。这次的三十六位老大也一样,排在第一的紫金梁,就是王自用,他是当时的首领,后来倒没被人挂,自己挂了。真正的主角,是后面的五位,外号你不知道,那就对个号吧: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罗汝才;闯塌天——刘国能;最后,是最牛的一位,闯将——李自成。这是极为有趣的五个人,他们性格不同,关系不同,有的是上下级,有的是战友,有的是老乡,为了生存,揭竿而起。然而,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们终将因为各自的原因,选择各自的道路,或互相猜忌,或者互相排挤、互相残杀,直至人生的终点。

◆ 崇祯六年(1633),曹文诏正式上任,积极备战,准备进攻。大战即将开幕,但在开幕之前,这场戏又挤上来一个人。对这个人,曹文诏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在到西北之前,他经常见到这个人。此人之所以上场,是被崇祯临时硬塞进来,一般说来,但凡在历史舞台上混的,除个别猛人外(如朱元璋),艺术生涯都比较短,混个几年就得下场。但这位仁兄,上场的时间实在很长,曹文诏下去了,他没下去,明朝亡了,他都没下去,直到死在场上,都是主角。隆重介绍,第三个猛人,左良玉。

第三个猛人-左良玉

◆ 就知名度而言,左良玉是比较高的,在很大程度上,他要感谢孔尚任,因为这位仁兄把他写进了自己的戏里(《桃花扇》),虽然不是啥正面角色,但好歹是露了脸。左良玉,字昆山,无学历,文盲。

◆ 他的成长经历,跟曹文诏类似,但他混得比曹文诏好,到崇祯元年的时候,就已经混到了都司。顺便说一句,他之所以混得好,跟个人努力关系不大,只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天启年间,他还是个小兵时,有一次机缘巧合,遇到了一个人。当时的左良玉,实在没啥特点,谁都瞧不上,但这个人算是例外,看见左良玉后,惊为天人,说他很好,将来很强大,就说了几句话,建议朝廷给他提了个游击。这位慧眼识才的仁兄,叫做侯恂,希望你还记得他,因为天启二年,他还曾经提拔过另一个人——袁崇焕。

◆ 客观地讲,左良玉同志的进步,基本上是靠侯恂的,但后来的事情告诉我们,侯恂是个眼光很准的人,袁崇焕,他没有看错,左良玉,也没有。根据史料记载,左良玉身材很高,作战很猛,且足智多谋,虽说没文化,但很懂兵法,每次打仗都给人下套挖坑,此外,他个人的战斗技术也相当厉害。除作战外,左良玉还有点儿个人技术,他使用的兵器,不是长矛,而是弓箭,据说百发百中,而且左右手都能射箭,速度极快。

◆ 崇祯六年(1633)二月,曹文诏开始攻击。他追击的敌人,有二十万,而他的兵力,是三千人。不用怀疑,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曹文诏所有,且仅有的兵力。

◆ 他的追击之旅,第一站是霍州。在这里,他遇上了自己的第一个对手——上天龙。

◆ 上天龙究竟是谁,就别问了,我只知道,他是死在曹文诏手下的第一个首领。上天龙手下,有上万人,摆好阵势,曹文诏率军冲锋。这位兄弟抵抗的时间,也就是那一冲的瞬间——一冲就垮。垮得实在太快,所以头头也没来得及跑,就被曹文诏杀了。

◆ 他的第二站,是盂县。盂县,离太原没多远,在这里等待着他的,是混世王。

◆ 双方在盂县相遇,混世王的兵力,大致是曹文诏的六倍。

◆ 曹文诏毫不费力,就击溃了混世王,混世王想跑,没跑掉,被曹文诏斩杀。

◆ 在他到任几个月后,史书上出现了这样的记载:“五台、盂县、定襄、寿阳贼尽平。”曹文诏实在太猛,他连续作战,连续获胜,先后击溃十几支民军,但凡跟他作战的,基本都撑不过一天。此后,他又在太谷、范村、榆社连续发起攻击,“贼几消尽”。其实打到这个份儿上,就算够意思了,但曹文诏是个比较较真儿的人,非要干到底,因为那个最终的目标,就在他的眼前——紫金梁。

◆ 短短十五天内,曹文诏率军七战七胜,打得紫金梁到处乱跑,先到泽州,再到润城、沁水,每到一地,最多一天,曹文诏就到,到了就打,打了就胜。

◆ 崇祯六年五月,紫金梁死去了,三十六营联盟宣告结束。

◆ 紫金梁死后,曹文诏继续攻击。在林县,他遇上了滚地龙率领的民军主力,一晚上工夫,全灭敌军,杀死滚地龙。此后又攻下济源,在那里,他杀死了三十六营的重要头领老回回。洪承畴在陕西,陕西消停了,曹文诏在山西,山西也消停了。虽然河南也不安全,但对于众位头领而言,能去的地方,也只有河南了,具体的地点,是河南怀庆。河南怀庆,位于河南北部,此地靠近山西五台山地区,地段很好,想打就打,不想打就钻山沟,是个好地方。于是,崇祯六年(1633)六月,山西、陕西的民军基本消失——全跑去河南了。河南的日子还算凑合,虽说曹文诏经常进来打几圈,但时不时还能围个县城,杀个把知县,混得还算凑合,到崇祯六年六月,来这里的民军,已经有十几万人。但好日子终究到头了,因为另一个猛人,来到了河南——左良玉。

◆ 崇祯七年(1634)初,皇太极率军进攻大同。崇祯是个很苦的孩子,上任时年纪轻轻,小心翼翼地装了两年孙子,干掉了死太监,才算正式掌权。掌权之后,手下那帮大臣又斗来斗去,好不容易干了几件事(比如裁掉驿站),又干出来个李自成。辛辛苦苦十几年,最后还是没辙。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很勤奋,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天天上朝,自己和老婆都穿旧衣服,也不好色(没有时间),兢兢业业这么多年,没享受权利,尽承担义务。这样的皇帝,给谁谁都不干。

◆ 崇祯七年(1634)的风波就此平息,手忙脚乱,终究是搞定了。曹文诏同志就惨了,虽然他保住了大同,但作为最高指挥官,责任是跑不掉的,好在朝廷里有人帮他说几句话,才捞了个戴罪立功。但皇太极这次进攻,导致的最严重后果,既不是抢了多少东西,杀了多少人,也不是让曹总兵背黑锅,而是那个包围圈的彻底失败。其实在崇祯十七年的统治中,有很多次,他都有机会将民军彻底抹杀。这是第一次。

第355章 突围(1)

◆ 当时已是冬季,天气非常冷,几万人被围在里面,没吃没喝,没进没退,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然而不要紧,还有压箱底的绝技,只要使出此招,强敌即可灰飞烟灭——投降。当然了,投降是暂时的,先投降,放下武器,等出了圈,拿起武器,咱再接着干。但你要知道,投降也是有难度的。为顺利投降,他们凑了很多钱,找到了京城总兵王朴,向他行贿。没有办法,因为你要投降,还要看人家接不接受你投降。为了共同的目标,适当搞搞关系,也是应该的。而且按很多人的想法,首领们应该是很穷的,总兵应该是很富的,事实上,这句话倒过来说,也还恰当,比如后来的张献忠,在谷城投降后,行贿都行到了朝廷里,上到大学士、下到知县,都收过他的钱。人不认人,钱认人,这个道理,很通用。问题在于,参与包围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行贿王朴呢?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充分说明,诸位头领的脑袋,是很好使的。只能行贿王朴,没有别的选择。因为王朴同志,是京城来的。在包围圈的全部将领中,他是最单纯的、最没见过世面。王朴同志虽然来自京城,见惯大场面,但西北的场面,实在是没有见过,而在这群头领面前,他也实在比较单纯。他知道,打仗有两种结果,投降就投降,不投降就打死,却不知道还有第三种——假投降。他也不知道,在这个包围圈里的诸位头领,都有投降的经历,且人均好几次,某些层次高点儿的,如张献忠,那都是投降的专业人士。再加上无知单纯的王总兵,也有点儿不单纯,还是收了头领们的钱,他还算比较地道,收钱就办事。崇祯六年(1634)十一月十八日,首领们派了代表,去找王朴(钱已经送过了),表示自己的投降诚意,希望大家从此放下屠刀(当然,主要是你们),立地成佛。

◆ 二十四日,十余万民军突破王朴的防线,冲出了包围圈。大祸就此酿成。

◆ 崇祯七年,崇祯正式下令,设置一个新职务。明代有史以来最大的地方官,就此登场。在此之前,明代最大的地方官,就是袁崇焕,他当蓟辽督师时,能管五个地区。光荣的纪录被打破了,因为这个新职位,能管五个省。这个职务,在历史中的称谓,叫做五省总督,包括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权力极大,也没什么管辖范围,反正只要是流贼出没的地方,都归他管。职位有了,还要有人来当,按照当时的将领资历,能当这个职务的,只有两个选择:A.洪承畴,B.曹文诏。答案是C,两者皆不是。任职者,叫做陈奇瑜。

◆ 崇祯七年(1634)二月,陈奇瑜上任,干了四个月,打了二十三仗。全部获胜。陈奇瑜以无与伦比的组织和策划能力告诉我们,所谓胜利,是可以算出来的。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孙子兵法》陈总督最让人吃惊的地方,倒不是他打了多少胜仗,而在于,他打这些胜仗的目的。打多少仗,杀多少人,都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再打一仗,把所有人都杀光。

◆ 陈奇瑜的弱点,就是参谋。和贝尔蒂埃一样,陈总督是个典型的参谋型军官,他很会参谋,很能参谋,然而参来参去,把自己弄残了。军队之中,可以没有参谋,不能没有司令,因为在战场上,最关键的素质,不是参谋,而是决断。陈奇瑜同志只会参谋,不会决断。面对手下的劝说和胜利的诱惑,他妥协了。陈奇瑜接受了投降,在他的安排下,近五万民军走出了车厢峡。

◆ 到崇祯八年(1635),中原和西北,基本是全乱了,这么下去,不用等清兵入关,大明可以直接关门。好在崇祯同志脑子转得快,随即派出了王牌——洪承畴。在当时,能干这活的,也就洪承畴了,这个人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手狠且心黑,对于当前时局,他的指导思想只有一字——杀。杀光了,就没事了。

第356章 突围(2)

张献忠

◆ 张献忠,陕西延安府人,万历三十四年出生。历史上,张献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夸他的人实在不多,骂他的人实在不少。反映在他的个人简历上,非常明显。但凡这种大人物,建功立业之后,总会有人来整理其少年时期的材料,而张献忠先生比较特殊,他少年时期的材料,似乎太多了点儿。就成分而言,有人说,他家世代务农;有人说,他家是从商的;也有人说,他是世家后代;还有人说,他是读书出身。最后有人说,他给政府打工,当过捕快。鉴于说法很多,传说很多,我就不多说了,简单讲一下,这几种说法的最后结果:务农说:务农不成,歉收,去从军了。从商说:从商不成,亏本,去从军了。世家说:世家破落,没钱,去从军了。读书说:读书没谱,落第,去当兵了。打工说:没有前途,气愤,去当兵了。没办法,史料太多,说法太多,但所有的史料都说,他是一个不成功的人。无论是务农、读书、从商、世家、打工,就算假设全都干过,可以确定的是,都没干好。为什么没干好,没人知道,估计是运气差了点儿,最后只能去从军。从军在当时,并非什么优秀职业,武将都没地位,何况苦大兵。当兵,无非是拿饷,可是当年当兵,基本没有饷拿,经常拖欠工资,拖上好几个月,日子过得比较艰苦。但奇怪的是,张献忠不太艰苦。据史料记载,他的小日子过得比较红火,有吃有喝,相当滋润。家里还很有点儿积蓄。这是个奇怪的现象,而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有计划外收入。而更奇怪的是,他还经常被人讹,特别是邻居,经常到他家借钱,借了还不还,他很气愤,去找人要,人家不给,他没辙。这是更为奇怪的一幕,作为手上有武器的人,还被人讹,只能说明,这些计划外收入,都是合法外收入。

◆ 张献忠起义的过程,是比较平和的,没人逼他去修长城,他似乎也没掉队,至于爹妈死光、毫无生路等情况,跟他都没关系,而且在此之前,他还是吃皇粮的,实在没法诉苦。所以这个人造反的动机,是比较值得怀疑的。参加起义军后,张献忠的表现还凑合,跟着王嘉胤到处跑,打仗比较勇猛,打了一年,投降了。因为杨鹤来了,大把大把给钱,投降是个潮流,张献忠紧跟时代潮流,也投了降。当然,后来他花完钱后,又顺应潮流,造反了。此后的事情,只要是大事,他基本有份儿,三十六营开会、打进山西、打进河南、被人包围、向王朴诈降、又被人包围、向陈奇瑜诈降,反正能数得出来的事,他都干过。

李自成

◆ “一夫犹奋,况十万众乎!官兵无能为也!”李自成如是说。李自成,陕西米脂人,万历三十四年生人。这里有个比较凑巧的事,李自成跟张献忠,是同一年生的。

李自成有一首诗叫《吃螃蟹》,其中有一句: 一身甲胄任横行。 被预言:你将来必成大器,但始终是乱臣贼子,不得善终。

◆ 年纪小,父亲又死了,经常被人欺负,有些地主让他干了活,还不给钱,万般无奈之下,他托了个关系,去驿站上班了。李自成的职务是驿卒,我说过,驿站大致相当于招待所,驿卒就是招待所服务员,但李自成日常服务的,并不是人,而是马。由于世代养马,所以李自成对马,是比较有心得的,他后来习惯于用骑兵作战,乃至于能在山海关跟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打出个平手,估计都是拜此所赐。李自成在驿站干得很好,相比张献忠,他是个比较本分的人,只想混碗饭吃。崇祯二年,饭碗没了。我说过很多次,是刘懋同志建议,全给裁掉了。刘懋认为,驿站纰漏太多,浪费朝廷资源,李自成认为,去你娘的。你横竖有饭吃,没事干了,来砸我的饭碗。但李自成还没有揭竿而起的勇气,他回了家,希望打短工过日子。我也说过很多次,从崇祯元年,到崇祯六年,西北灾荒。都被他赶上了,灾荒时期,收成不好,没人种地,自然没有短工的活路,此时,李自成听说,有一个人正在附近招人,去了的人都有饭吃。他带着几个人去了,果然有饭吃。这位招聘的人,叫做王左桂。王左桂是干什么的,之前也说过了,作为与王嘉胤齐名的义军领袖,他比较有实力。当时王左桂的手下,有几千人,分为八队,他觉得李自成是个有料的人,就让他当了八队的队长。这是李自成担任的第一个职务,也是最小的职务,而他的外号,也由此而生——八队闯将。一年后,王左桂作出了一个决定,他要攻打韩城。

第357章 突围(3)

◆ 王左桂死掉了,他的许多部属都投降了,但李自成没有,他带着自己的人,又去投奔了不沾泥。不沾泥是个外号,他的真名,叫做张存孟(也有说叫张存猛),但孟也好,猛也罢,这人实在是个比较无足轻重的角色,到了一年后,他也投降了。然而,李自成没有投降,他又去投了另一个人,这一次,他的眼光很准,因为他的新上司,就是闯王高迎祥。这是极其有趣的一件事,王左桂投降了,李自成不投降,不沾泥投降了,他也没投降。虽说李自成也曾经投降过,比如被王朴包围、被陈奇瑜包围等,但大体而言,他是没怎么投降的。这说明,李自成不是痞子,他是有骨气的。相比而言,张献忠的表现实在不好。他投降的次数实在太多,投降的时机实在太巧,每次都是打不过,或是眼看打不过了,就投降,等缓过一口气,立马就翻脸不认人,接着干,很有点儿兵油子的感觉。史料记载,张献忠的长相,是比较魁梧的,他身材高大,面色发黄(所以有个外号叫黄虎),看上去非常威风。而李自成就差得多了,他的身材不高,长得也比较抱歉,据说不太起眼(后来老婆跑路了估计与此有关),但他很讲义气、很讲原则,且从不贪小便宜。历史告诉我们,痞子就算混一辈子,也还是痞子,滑头,最后只能滑自己。长得帅,不能当饭吃。成大器者的唯一要诀,是能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原先我不信,后来我信了,相当靠谱。

◆ 凤阳所以没有城墙,是因为修了城墙,就会破坏凤阳皇陵的风水。就这样,连墙都没爬,他们顺利地进入了凤阳,进入了老朱的龙兴地。接下来的事情,是比较顺理成章的,据史料记载,带军进入凤阳的,是张献忠。如果是李自成,估计是比较文明的,可是张献忠先生,是很难指望的。之后的事情,大致介绍一下,守卫凤阳的几千人全军覆没,几万多间民房,连同各衙门单位,全部被毁。除了这些之外,许多保护单位也被烧得干净,其中最重要的单位,就是朱元璋同志的祖坟。看好了,不是朱元璋的坟(还在南京),是朱元璋祖宗的坟。虽说朱五一(希望还记得这名字)同志也是穷苦出身,但张献忠明显缺乏同情心,不但烧了他的坟,还把朱元璋同志的故居(皇觉寺)也给烧了。此外,张献忠还很有品牌意识,就在朱元璋的祖坟上,树了个旗帜,大书六个大字:“古元真龙皇帝。”就这样,张献忠在朱元璋的祖坟上逍遥了三天,大吃大喝,然后逍遥而去。

◆ 在中国以往的朝代里,除前朝被人断子绝孙外,接班的也不怎么挖人祖坟,毕竟太缺德。真被人刨了祖坟的,也不是没有,比如民国的孙殿英,当然他是个人行为,图个发财,而且当时清朝也亡了,龙脉还有没有,似乎也难说。朝代还在,祖坟就被人刨了的,只有明朝。所以崇祯听到消息后,差点儿晕了过去。以崇祯的脾气,但凡惹了他的,都没有好下场。崇祯二年,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还没怎么着,他就把兵部尚书给砍了。现在祖坟都被人刨了,那还了得。但醒过来之后,他却作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作检讨。请注意,不是让人作检讨,而是自己作检讨。皇帝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如皇帝犯错误,实在没法交代,就得作检讨,这篇检讨,在历史上的专用名词,叫做“罪己诏”。崇祯八年(1635)十月二十八日,崇祯下罪己诏,公开表示,皇陵被烧,是他的责任,民变四起,是他的责任,用人不当,也是他的责任,总而言之,全部都是他的责任。这是一个相当奇异的举动,因为崇祯同志是受害者,张献忠并非他请来的,受害者写检讨,似乎让人难以理解。

第358章 一个文雅的人(1)

◆ 崇祯八年(1635)六月,曹文诏奉命出发,追击民军。曹文诏的攻击目标,是十几万民军,而他的手下,只有三千人。自打开战起,曹文诏就始终以少打多,几千人追几万人,是家常便饭。但上山的次数多了,终究会遇到老虎的。

◆ 三万个死拼的人,对一千个激动的人,用现在的编制换算,基本相当于一个人打一个排,能完成这个任务的,估计只有兰博。曹文诏不是兰博,但他实在也很猛,带着骑兵冲了十几次,所至之处,死伤遍地,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斩杀敌军几千人。眼看快到晚上,杀得差不多了,曹文诏准备走人。这并非玩笑,曹总兵是骑马来的,就算打不赢,也能跑得赢。在混乱的包围圈中,他集结兵力,发动突击,很快就突出了缺口,准备回家洗澡睡觉。当时场面相当混乱,谁都没认出谁,在民军看来,跑几个也没关系,所以也不大有人去管这个缺口。但关键时刻,出情况了。曹文诏骑马经过大批民军时,有一个小兵正好被俘,又正好看见了曹文诏,就喊了一句:“将军救我!”当时的环境,应该是很吵的,有多少人听见很难说,但很不巧,有一个最不该听见的人,听见了。这个人是民军的一个头目,而在不久之前,他曾在曹文诏的部队里干过。作为一个敬业的人,他立即对旁人大喊:“这就是曹总兵!”既然是曹总兵,那就别想跑了。民军集结千人,群拥而上围攻曹文诏。曹文诏麻烦了,此时,他的手下已经被打散,跟随在他身边的,只有几个随从。必死无疑。必死无疑的曹文诏,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诠释了勇敢的意义。面对上千人的围堵,他单枪匹马,左冲右突,亲手斩杀数十人,来回冲杀,无人可挡。没人上前挑战,所有的人只是围着他,杀退一层,再来一层。曹文诏是猛人,猛人同样是人,包围的人越来越多,他的伤势越来越重,于是,在即将力竭之时,他抽出了自己的刀。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举刀自尽。曹文诏就这样死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很勇敢。

卢象昇

◆ 然而,一切都变化了,从那个人到任时开始。对这个人,崇祯给予了充分的信任,给了一个绝后而不空前的职务——五省总理。这个职务,此前只有陈奇瑜和洪承畴干过,但这人上来,并非是接班的,事实上,他是另起炉灶,其管辖范围包括江北、河南、湖广、四川、山东。当时全国,总共只有十三个省,洪承畴管五个,他管五个,用崇祯的说法是:洪承畴督师西北,你去督师东南,天下必平!这个人就是之前说过的第四个猛人,他叫卢象昇。对大多数人而言,卢象昇是个很陌生的名字,但在当时,这是一个相当知名的名字,而在高迎祥、李自成的嘴里,这人有个专用称呼:卢阎王。就长相而言,这个比喻是不太恰当的,因为所有见过卢象昇的人,第一印象基本相同:这是个读书人。卢象昇,字建斗,江苏宜兴人。明代的江苏,算是个风水宝地,到明末,西北打得乌烟瘴气,国家都快亡了,这边的日子还是相当滋润,雇工的雇工,看戏的看戏。鉴于生活条件优越,所以读书人多,文人多,诗人也多,钱谦益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但除此外,这里也产猛人—— 卢象昇。所谓猛人,是不恰当的,事实上,他是猛人中的猛人。

◆ 事实上,卢先生被称为 卢阎王 ,不是因为他很能练兵,而是因为他很能杀人——亲手杀人。之前我说过,卢象昇长得很白,但我忘了说,他的手很黑。卢象昇是个很有天赋的人,据史料记载,他天生神力,射箭水平极高,长得虽然文明,动作却很粗野,每次作战时,都拿着大刀追在最前面,赶得对方鸡飞狗跳。

第359章 一个文雅的人(2)

◆ 卢象昇的军队断粮三天,没有一个逃兵。这个看似没有可能的奇迹,之所以成为可能,只是因为卢象昇的一个举动——他也断粮。他非但不吃饭,连水都不喝(水浆不入口),此即所谓身先士卒。所以结果也很明显——得将士心,同仇敌忾。其实很多时候,群众是好说话的,因为他们所需要的并非特权,而是公平。

第360章 孙传庭(1)

◆ 此时的高迎祥,手下还有近十万人,就兵力而言,大致是卢象昇的两倍,更关键的是,他的主力重甲骑兵,依然还有三万多人。然而,战争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号称“第一强寇”的高迎祥,竟然毫无还手之力,主力基本被全歼,仅带着上千号人夺路而逃。这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事,最好的答案,似乎还是四个字——气数已尽。十几万士兵、下属被打得干干净净,兵器、家当丢得一干二净,高迎祥同志这么多年,折腾一圈,从穷光蛋又变成了穷光蛋,基本算是白奋斗了。应该说,他很倒霉。但我个人认为,有个人比他更倒霉——李自成。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变成光杆司令更倒霉呢?有的,比如,变成光棍司令。

◆ 李自成的麻烦在于,他的老婆给他戴了绿帽子。这位给李自成送帽子的老婆,叫邢氏,虽然不能肯定李自成有多少老婆,但这个老婆,是比较牛的。按史料的说法,这位老婆基本不算家庭妇女,估计也不是抢来的,相当之强悍,打仗杀人毫不含糊。更难得的是,她还很有智谋,帮李自成管账,据说私房钱都管。在管账的时候,她见到了高杰。高杰,米脂人,李自成的老乡,据说打小时候就认识。后来李自成造反,他毫不犹豫,搭伙一起干,从崇祯二年开始,同生共死,是不折不扣的铁哥们。铁哥们,也是会生锈的。

◆ 无论是铁哥们,还是钛哥们,在利益面前,都是一脚蹬。对李自成同志的行为,高杰相当不爽,但这事说到底,还是高杰的责任。因为他回来之后,就跟邢氏勾搭上了。到底是谁勾搭谁,什么时候勾搭上的,基本算是无从考证。但史料上说,是因为高杰长得很帅,而邢氏是管账的,高杰经常跑去报销,加上邢氏的立场又不太坚定,一来二去,就勾搭上了。

◆ 关于这件事情的严重性,高杰同志是有体会的,在回顾了和李自成十几年的交情、几年的战斗友谊,以及偷人老婆的内疚后,他决定,投奔官军。当然,他是比较够意思的,临走时,把邢氏也带走了。对李自成而言,这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老婆跑了,除面子问题外,更为严重的是,他的很多秘密,老婆都知道(估计包括私房钱的位置)。除了老婆损失外,还有人才损失。在当时李自成的部下里,最能打仗的,就是高杰,此人极具天赋,投奔了官军后,就一直打,打到老主顾李自成都歇菜了,他还在继续战斗。高杰投降的对象,是洪承畴。洪总督突然接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自然高兴异常,立刻派兵出击,连续击败李自成,斩杀万人。总而言之,对各位头领而言,崇祯九年(1636)算是个流年,老婆跑了,手下跑了,跑来跑去,就剩下自己了。

第361章 孙传庭(2)

◆ 崇祯九年(1636)四月,当卢象昇同志正在费尽口水劝人进山时,辽东的皇太极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建国。皇太极建都于沈阳,定国号为清,定年号为崇德。

◆ 崇祯九年(1636)六月,清军发起进攻。这次进攻的规模很大,人数有十万人,统兵将领是当时清军第一猛将阿济格,此人擅长骑兵突击,非常勇猛。难得的是,他不但勇猛,脑子也很好用,关宁防线他是不去碰的,此次进关,他选择的路线,是喜峰口。此后的战斗没有悬念,明朝的主力部队,要么在关宁防线,要么在关内,所以阿济格的抢掠之旅相当顺利,连续突破明军防线,只用了半个月,就打到了顺义(今北京市顺义区)。

◆ 四大猛人里,曹文诏死了,洪承畴没辙,左良玉固守,高迎祥最怕的卢象昇,又去了辽东,现在,高闯王可谓天下无敌。然后,第五位猛人出场了。在这人出场前,高先生跟四大猛人打了近七年,越打越多,越打越风光,从几千打到几万、几十万,基本是没治了。当时朝廷上下一致认为,隔几天跟他打一仗,能让他消停会儿,就不错了。至于消灭他,大致是个梦想。在这人出场后,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没有用七年,连七个月都没用。事实上,直到崇祯九年(1636)三月,他才出山,只用了四个月,就搞定了高迎祥。

◆ 传庭死,而明亡矣。传庭者,孙传庭也。

◆ 孙传庭是个相当奇怪的人,因为在杀死高迎祥之前,他从未带过兵、从未打过仗,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他主要的工作,是人事干部。孙传庭,字伯雅,山西代州(今山西代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在崇祯九年(1636)之前,历任永城、商丘知县,吏部主事。

◆ 巡抚这个职务,是个肥缺,平时想上任是要走后门的。但陕西巡抚,算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混饭吃的,没准儿哪天就被张某某、高某某剁了,躲都没处躲。孙传庭就此光荣上任,因为主动申请的人,只有他一个。孙传庭出发之前,皇帝召见了他。对于孙巡抚的勇敢,崇祯非常欣赏,于是给了孙传庭六万两白银,作为军费。除此之外,一无所有。按崇祯的说法,国家比较困难,经费比较紧张,也就这么多了,你揣着走吧,省着点儿用。当年杨鹤拿了崇祯十万两私房钱,招抚民军,也就用了几个月,孙传庭拿着六万两,也就打个水漂。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自古以来,要人办事,就得给钱,如果没钱,也行,给政策。孙传庭很干脆,他不要钱,只要政策,自己筹饷,自己干活,朝廷别管。反正干好了是你的,干不好我也跑不掉。就这样,孙传庭拿着六万两白银,来到了陕西。当时陕西本地的军队,战斗力很差。按照当时的物价,六万两白银,大致只够一万人半年的军饷。最能打的将领,如曹变蛟(曹文诏的侄子)、左光先、祖宽,要么在洪承畴手下,要么跟着卢象昇。总之,孙传庭算是个三无人员,无钱、无兵、无将。但凡这种情况,若想咸鱼翻身,大都要经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等过程,至少也得个两三年,才闪亮登场,大破敌军。孙传庭上任的准确时间,是崇祯九年(1636)三月,他全歼高迎祥的时间,是崇祯九年(1636)七月。从开始到结束,从一无所有到所向披靡,我说过,四个月。他到底是怎么完成的,到今天,也没人想明白。

第362章 奇迹(1)

◆ 关宁铁骑强悍,因为机动;天雄军善战,因为团结;而秦兵的战斗力,因为个性。我曾查阅明代兵部资料,惊奇地发现,秦兵的主力,大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陕西榆林。榆林,是个非常奇特的地方,据说每次打仗的时候,压根儿不用动员,只要喊两嗓子,无论男女老幼,抄起家伙就上,而且说砍就砍,绝无废话。因为这里只有士兵,没有平民。榆林,明朝九边之一,自打朱元璋时起,就不怎么种地,传统职业就是当兵。平时街坊四邻聊天,说的也不是今年种了多少地,收了多少粮食,大都是打了哪些地方,砍了多少人头(按人头收费)。几百年下来,形成独特个性,具体表现为,进攻时,就算只有一个,都敢冲锋,撤退时,就算只剩一个,都不投降。而且这里的人跟民军相当有缘分,听说民军来了,就算只是路过,都极其兴奋,冲出去就打,男女老幼齐上阵。估计是当兵的人多,什么张大叔李大伯,上次就死在民军手里,喊一嗓子,能动员一群亲戚。后来李自成攻打榆林,全城百姓包括大妈大爷在内,都没一个投降,就凭这个县,足足跟李自成死磕了八天,实在太过强悍。

◆ 崇祯九年(1636)七月二十日,负伤的高迎祥在山洞中被俘,与他一同被俘的,还有他的心腹将领刘哲、黄龙,他的几万大军已在此前彻底崩溃。纵横世间七年的闯王高迎祥,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在过去的七年中,他曾驰骋西北,扫荡中原,但终究未能成功。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然后终究到此为止。

◆ 一直以来,李自成都跟着高迎祥干,高迎祥的外号,叫做闯王,而李自成,是闯将。据某些史料上说,李自成是高迎祥的外甥,这话估计不怎么靠谱,但关系很铁,那是肯定的。高迎祥的死,给了李自成两样东西。第一样是头衔,从此,闯王这个名字,只属于李自成。第二样是兵力,高迎祥的残部,由他的部将率领,投奔了李自成。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乱世,离去者,是上天抛弃的,留存者,是上天眷顾的。

◆ 杨嗣昌只说了一句,一句就够了:“大明若亡,必亡于流贼!”

◆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四正,包括湖广、河南、陕西、凤阳,六隅,是指山东、山西、应天、江西、四川、延绥。简单地说,这个优秀计划的大致内容,是一部电影的名字——“十面埋伏”。它的大致意思是,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战区,四个主要,六个次要,只要发现民军出现,各地将联合围剿。简而言之,就是划定管辖范围,在谁的地方出事,就让谁去管,出事的主管,没出事的协管。听完杨嗣昌的计划,崇祯只说了一句话:“我用你太晚了!”

◆ 崇祯死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诸臣误我!”对于这句话,大多数人认为,是在推卸责任。但考证完崇祯年间的朝政,我认为,这句话比较正确。确切地说,给崇祯打工的这帮大臣,除部分人外,大多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浑蛋,一种叫王八蛋。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痛苦,第一种是身居高位者,第二种是身居底层者。第一种人很少,第二种人很多。第一种人叫崇祯,第二种人叫百姓。而最幸福的,就是中间那拨人。他们的主要工作,叫做欺上瞒下。具体特点是,除了好事,什么都办,除了脸,什么都要。崇祯每天打交道的,就是这拨人。比如崇祯三年(1630)西北灾荒,派下去十万石粮食赈灾,从京城出发的时候,就只剩下五万,到地方,还剩两万,分到下面,只剩一万,实际领到的,是五千。这事估计是办得太恶心了,崇祯也知道了,极为愤怒,亲自查办。最先动手的,是户部官员,东西领下来,不管好坏,先拦腰切一刀。然后到了地方,巡抚先来一下,知府后来一下,剩下的都发到乡绅手里,美其名曰代发,代着代着就代没了。综合明代史料,崇祯时期的官员,比较符合如下规律:脸皮的厚度,跟级别职务,大致成反比例成长。这是比较合理的,位高权重的,几十年下来,有身份,也要面子。具体办事的就不同了,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好欺负的,就往死了欺负,能捞钱的,就往死了捞,啥名节、脸面,都顾不上,捞点儿实惠才是最实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的积累,那是血淋淋的。

第363章 奇迹(2)

◆ 崇祯年间的朝廷,是比较混账的,而带头混账的,是温体仁。温体仁这个人,历史上的评价不高:奸臣,彻头彻尾的奸臣。我之前说过,温体仁是个很有能力的人,精明强干,博闻强记,善于处理政务。所以综合起来,温体仁先生的最终评价应该是,一个很有能力、精明强干、博闻强记、善于处理政务的彻头彻尾的奸臣。温体仁,是个很复杂的坏人,复杂在无论你怎么看,都会发现,这是个真正的好人。在工作中,温体仁是个很勤劳的人。据史料记载,他兢兢业业,每天从早干到晚,很能工作,别人几年干不了的事,他几天就能搞定。在生活中,他是廉政典范。据说他当首辅时,给他送礼的人从门口排到街上,等几天,他一个都不见,所有的礼品都退,退不了的就扔,比海瑞还海瑞。

◆ 在处理与同事间的关系上,他非常谦虚,从不说别人坏话,而且很能听取他人意见。比如有个叫文震孟的人,是他的晚辈,刚入内阁,他却非常尊敬,遇事都要找来商量,一点儿架子没有。综上所诉,温体仁同志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工作上、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事,评定应为优秀。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温体仁同志的评定问题,进行鉴定:在工作中,他反应敏捷,很有能力,但历史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青史留名的坏人,没有能力,是不行的。在生活上,他严格要求自己,不收贿赂,是因为他的仇人太多,要被人抓住把柄,是很麻烦的。在跟同事相处时,他确实很和善,比如对文震孟,相当的客气,但原因在于,文震孟是崇祯的老师,后台很硬,而且当时他正在挖坑,等着文老师跳下去。如果纵观温体仁的经历,可以发现,他有个历史悠久的习惯——整人。

◆ 崇祯二年(1629),他跟周延儒合谋,整垮了钱龙锡,进了内阁。过了几年,他又整垮了周延儒。当了首辅,又过了两年,他整垮了前途远大的文震孟,维护了自己的地位。而且他整人的方式相当的高明。

第364章 奇迹(3)

◆ 温体仁同志没有这个觉悟。在他看来,钱谦益已经是个平民,而袒护钱谦益的曹化淳,不过是个司礼太监,作为内阁首辅,要办这两个人,是很容易的。可惜他不知道,曹化淳这个人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他的想象。因为曹化淳非但是太监,还有特务背景。他原本在东厂干过,到司礼监后,跟现任东厂提督太监王之心是哥们,关系很铁。而今温大人竟拿他开刀,实在是搞错了码头。曹公公勃然大怒,立刻跑到东厂,找到王之心,商量对策。毕竟温体仁老奸巨猾,无懈可击,要彻底搞倒他,必须想个办法。商量半天,办法有了。先去找皇帝,主动报告此事,说事情很复杂,后果很严重,于是皇帝大人也震惊了,下令严查,事情闹大了。接下来,就是去抓人。温体仁是没法抓的,但张汉儒一干人等,随便抓,抓回来,就直接丢进东厂。据说东厂的刑罚,总共有上百种,花样繁多,能够让人恨自己生出来,比什么测谎仪好用多了,所以但凡丢进这里的人,都很诚实。张汉儒之流,似乎也不是什么钢铁战士。按史料的说法,进来的头天晚上,曹化淳去审了一次,就审出来了。除了交代本人作案情况外,连幕后主使温体仁先生的诸多言行,也一起交代了。曹化淳拿到口供,立马就奔了崇祯,崇祯看过之后,沉默了很久,然后,他说了四个字:“体仁有党!”这四个字的意思,用江湖术语解释:温体仁,是有门派的。崇祯是不喜欢门派的,作为武林盟主,任何门派他都不喜欢,像温体仁这种人见狗嫌的家伙,虽然讨厌,但用着放心。然而,这件事清楚地告诉他,温体仁同志也有门派,虽然门派比较小,但再小都是门派。然后,他拿来了一封奏疏。这封奏疏是温体仁的辞职信。按照他的传统,为了彻底表示自己的清白,他写了这封文书,说自己身体不好,估计也帮不了皇帝了,希望让自己回家养老。类似这种客气信件,崇祯也会客气客气,写几句挽留的话,然后该怎么干还怎么干。然而这一次,在这封奏疏上,他只写了三个字。奏疏送到温体仁家时,他正在吃饭,他停了下来,等待着以往听过许多次的客套话。然而这一次,他只听到了三个字——放他去。放他去的意思,大致有以下几种:滚;快滚;从哪里来,滚哪里去。据说当时温体仁就晕了过去。温体仁终于倒了,这位聪明绝顶的仁兄,从顶上摔了下来,他落寞地回了家。第二年,死在家乡。明代最后的一位权奸,就此落幕,确实,最后一个。

第365章 天才的计划(1)

◆ 刘国能,外号闯塌天,在当时的诸位头领中,他大概能排到前五名,是个相当棘手的人物。他得知熊总督招降的消息后,也找上门来,表示自己虽兵强马壮,但是很想投降,鉴于投降程序很麻烦,需要准备几天。其实刘国能同志的台词,跟张献忠的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他准备了几天,就真的投降了。崇祯十年(1637)十一月,刘国能率五六万大军,向仅有一万人的熊文灿投降,服从改编。

◆ 小时候,我读《水浒传》,曾经相当厌恶宋江,觉得他替天行道,开始造反,很是英雄,最后却又接受招安,去征讨方腊,很是狗熊。同样的一个人,怎么前后差别那么大呢?后来我才明白,造反的宋江,和招安的宋江,始终是同一个人。为什么要造反?造反,就是为了招安。

第367章 天才的计划(3)

◆ 明朝的官员思维,大致就是如此。就军事实力而言,谈判是最好的选择,然而没有人选择。这种行为,说得好听点儿,叫坚持原则。说得不好听,叫不识时务。明朝最后妥协的机会,就这样被一群不识时务的人拒绝了。十年前,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曾经很讨厌黄道周,讨厌这个固执、不识时务的人。我始终认为,他的决策是完全错误的。直到我知道了黄道周的结局。七年后,当清军入关时,在家赋闲的黄道周再次出山,辅佐唐王。唐王的地盘,大致在福建一带,他是个比较有追求的人,很想打回老家,可惜他有个不太有追求的下属——郑芝龙。郑芝龙的打算,是混,无论清朝明朝,自己混好就行。唐王打算北伐,郑芝龙说你想去就去,反正我不去。唐王所有的兵力,都在郑芝龙的手里,所以说了一年多,只打雷不下雨。这时黄道周站出来,他说:“战亦亡,不战亦亡,与其坐而待毙,何如出关迎敌。”唐王很高兴,说你去北伐吧,然后他说,我没有兵给你。黄道周说,不用,我自己招兵。然后他回到了家,找到了老乡、同学、学生,招来了一千多人。大部分人都是百姓。隆武元年(唐王年号,1645),黄道周出师北伐。他的军队没有经验,从未上过战场,甚至没有武器。他们拥有的最大杀伤力武器,叫做锄头、扁担。所以这支军队在历史上的名字,叫做“扁担军”。黄道周的妻子随同出征,她召集了许多妇女,一同前往作战,这支部队连扁担都没有,史称“夫人军”。就算是最白痴的白痴,也能明白,这是自寻死路。然而,黄道周坚定地向前进发,明知必死无疑。正如当年他拒绝和谈,绝不妥协。三个月后,他在江西婺源遭遇清军,打了这支队伍的第一仗,也是最后一仗。结果毫无悬念,批判的武器没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黄道周全军覆没。黄道周被俘,被送到了南京,无数人轮番出面劝他投降,他严词拒绝。三个月后,他在南京就义,死后衣中留有血书,内容共十六字: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落款:大明孤臣黄道周。正如当年的他,不识时务,绝不妥协。

◆ 然而,我们终究没有亡,挺过英法联军,挺过甲午战争,挺过八国联军,挺过抗日,终究没有亡。因为总有那么一群不识时务的人,无论时局形势如何,无论对手有多强大,无论希望多么渺茫,坚持,绝不妥协。所以我想说的是,当年的这场辩论,或许决定了大明的未来,或许黄道周并不明智,或许妥协能够挽回危局,但不妥协的人,应该得到尊重。面对冷酷的世间、无奈的场景,遇事妥协,不坚持到底,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的选择,因为妥协、退让很现实,很有好处。但我认为,在人的一生中,至少有那么一两件事,应该不妥协,至少一两件。因为不妥协、坚持虽然不现实,很没好处,却是正确的。人,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至少有一点儿。

第368章 选择(1)

◆ 高阳失陷了。高阳,位处直隶(今河北),是个小县城,没兵,也没钱。然而,这个县城的失陷,却震惊了所有的人。因为有个退休干部,就住在县城里,他的名字叫孙承宗。他培养出了袁崇焕,构建了关宁防线,阻挡了清军几十年,熬得努尔哈赤(包括皇太极)都挂了,也没能啃动。无论怎么看,都够意思了。心血、才华、战略、人才,这位举世无双的天才,已经奉献了所有的一切,然而,他终将把报国之誓言,进行到人生的最后时刻。清军进攻的时候,孙承宗七十六岁,城内并没有守军,也没有将领,更没有粮草,弹丸之地,不堪一击。很明显,清军知道谁住在这里,所以他们并没有进攻,派出使者,耐心劝降,做对方的思想工作,对于这位超级牛人,可谓是给足了面子。而孙承宗的态度,是这样的,清军到来的当天,他就带着全家二十多口人,上了城墙,开始坚守。在其感召之下,城中数千百姓,无一人逃亡,准备迎敌。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想起黄道周,想起后来的卢象昇,想起这帮顽固不化的人,正如电影《集结号》里,在得知战友战死的消息后,男主角叹息一声的那句台词:老八区教导队出来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他妈死心眼。黄道周和孙承宗应该不是教导队出来的,但确实是死心眼。这种死心眼,在历史中的专用称谓,叫做——气节。失望的清军发动了进攻,在坚守几天后,高阳失守,孙承宗被俘。对于这位俘虏,清军给予了很高的礼遇,希望他能投降,当然,他们自己也知道,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被拒绝之后,他们毫无意外,只是开始商量,该如何处置此人。按照寻常的规矩,应该是推出去杀掉,成全对方的忠义,比如文天祥等,都是这么办的。然而,清军对于这位折磨了他们几十年的老对手,似乎崇拜到了极点,所以他们决定,给予他自尽的权利。孙承宗接受了敌人的敬意,他整顿衣着,向北方叩头,然后,自尽而死。这就是气节。消息很快流传开来,举国悲痛。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二十日,听说此事的卢象昇,终于下定了决心。

◆ 他的粮草已极度缺乏,兵力仅有五千,几近弹尽粮绝。而清军的主力,就在他的驻地前方,兵力是他的十倍,锋芒正锐。弄清眼前形势的卢象昇,走出了大营。和孙承宗一样,他向着北方,行叩拜礼。然后,他召集所有的部下,对他们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作战多年,身经几十战,无一败绩,今日弹尽粮绝,敌众我寡,而我决心已定,明日出战,愿战者随,愿走者留,但求以死报国,不求生还!十二月二十一日,卢象昇率五千人,向前进发,所部皆从,无一人留守。出发的时候,卢象昇身穿孝服,这意味着,他没有打算活着回来。前进至钜鹿时,遭遇清军主力部队,作战开始。清军的人数,至今尚不清楚,根据史料推断,至少在三万以上,包围了卢象昇部。面对强敌,卢象昇毫无畏惧,他列阵迎敌,与清军展开死战,双方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战况极为惨烈,卢象昇率部反复冲击,左冲右突,清军损失极大。在这天临近夜晚的时候,卢象昇明白,败局已定了,他的火炮、箭矢已经全部用尽,所部人马所剩无几。但他依然挥舞马刀,继续战斗,为了他最后的选择。然后,清朝官员编写的史料告诉我们,他非常顽强,他身中四箭、三刀,依然奋战。他也很勇敢,自己一人,杀死了几十名清兵,但他还是死了,负伤力竭而死,尽忠报国而死。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卢象昇虽然位高权重,却很年轻,死时,才刚满四十岁。他死的时候,身边的一名亲兵为了保住他的尸首,伏在了他的身上,身中二十四箭而死。他所部数千人,除极少数外,全部战死。我再重复一遍,这就是气节。在明末的诸位将领中,卢象昇是个很特殊的人,他虽率军于乱世,却不扰民、不贪污,廉洁自律,坚持原则,从不妥协。《中庸》有云:“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无论这个世界多么混乱,坚持自己的信念。

第369章 选择(2)

◆ 崇祯十二年(1639)九月,杨嗣昌出征。

◆ 他还向崇祯要了两样东西,一样给自己的:上方宝剑,另一样是给左良玉的:平贼将军印。

第370章 选择(3)

◆ 张献忠对局势有足够的判断,对实力有足够的认识,可惜,跑得不足够快。他虽然很拼命地跑,但没能跑过左良玉,心情激动的左大人热情高涨,一路狂奔,终于在四川截住了张献忠。战斗结果说明,如果面对面死打,张献忠是打不过的。短短一天之内,张献忠就惨败,败得一塌糊涂,死伤近万人,老婆孩子,连带那位叫做潘独鳌的军师,都给抓了。由于败得太惨,跑得太快,张献忠连随身武器都丢了(大刀),这些东西被左良玉全部打包带走,送给了杨嗣昌。消息传来,万众欢腾。杨嗣昌极为高兴,当即命令左良玉,立即跟踪追击,彻底消灭张献忠。左良玉依然积极,马上率军,尾随攻击张献忠。局势大好。士为知己者死十几天后,左大人报告,没能追上,张献忠跑了。杨嗣昌大怒,都打到这份儿上了,竟然还让人跑了,干什么吃的,怎么回事?左良玉回复:有病。按左大人的说法,是因为他进入四川后,水土不服,结果染了病,无力追赶,导致张献忠跑掉。但按某些小道消息的说法,事情是这样的,在追击过程中,张献忠派人找到左良玉,说你别追我了,让我跑,结果左良玉被说服了,就让他跑了。这种说法的可能性,在杨嗣昌看来,基本是零。毕竟左良玉跟张献忠是老对头,而且左大人刚封了将军,正在兴头上,残兵败将拿啥收买左良玉?无论如何不会干这种事。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左良玉很得意,张献忠很落魄,左良玉很有钱,张献忠很穷,然而,张献忠确实收买了左良玉,没花一分钱。他只是托人,对左良玉说了一句话。这句话的大意是,你之所以受重用,是因为有我,如果没有我,你还能如此得意吗?所谓养寇自保,自古以来都是至理名言。一旦把敌人打光了,就要收拾自己人,左良玉虽说是文盲,但这个道理也还懂。然而就凭这句话,要说服左良玉,是绝无可能的,毕竟在社会上混了这么多年,一句话就想蒙混过关,纯胡扯。左良玉放过张献忠,是因为他自己有事。因为一直以来,左良玉都有个问题——廉政问题。文官的廉政问题,一般都是贪污受贿,而他的廉政问题,是抢劫。按史料的说法,左良玉的军队纪律比较差,据说比某些流寇还要差,每到一地都放开抢。当兵的捞够了,他自己也没少捞,跟强盗头子没啥区别。对他的上述举动,言官多次弹劾,朝廷心里有数,杨嗣昌有数,包括他自己也有数。现在是因为世道乱,如果要和平了,追究法律责任,他第一个就得蹲号子。所以,他放跑了张献忠。

◆ 据张献忠自己讲,杨嗣昌跟着他跑,离他最近的时候,也有三天的路,得意之余,有一天,他随口吟出一首诗。这是一首诗,一首打油诗,一首至今尚在的打油诗(估计很多人都听过),打油诗都能流传千古,可见其不凡功力,其文如下:前有邵巡抚,常来团转舞。后有廖参军,不战随我行。好个杨阁部,离我三尺路。文采是说不上了,意义比较深刻。所谓邵巡抚,是指四川巡抚邵捷春,廖参军,是指监军廖大亨。据张献忠同志观察,这二位一个是经常来转转,一个是经常跟着他走,只有杨嗣昌死追,可是没追上。这首诗告诉我们,杨嗣昌很孤独。所有的人,都在应付差事,出工不出力,在黑暗中坚持前行的人,只有他而已。在史书上,杨嗣昌是很嚣张的,闹腾这么多年,骂他的口水,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然而无论怎么弹劾,就是不倒。就算他明明干错了事,却依然支持他,哪怕打了败仗,别人都受处分,他还能升官。当年我曾很不理解,现在我很理解。他只是信任这个人,彻底地相信他,相信他能力挽狂澜,即使事实告诉他,这或许只能是个梦想。毕竟在这个冷酷的世界上,能够彻底地相信一个人,是幸运的。崇祯并没有看错人,杨嗣昌终将回报他的信任,用他的忠诚、努力,和生命。

◆ 朱翊铭,襄王,万历皇帝的名字,是朱翊钧。光看名字就知道,他跟万历兄是同辈的,换句话说,他算是崇祯皇帝的爷爷。但这位仁兄实在没有骨气,明明是皇帝的爷爷,见到了张献忠,竟然大喊:千岁爷爷饶命。很诡异的是,张献忠同志非常和气,他礼貌地把襄王同志扶起来,让他坐好。襄王很惊慌,他说,我的财宝都在这里,任你搬用,别客气。张献忠笑了,他说,你有办法让我不搬吗?襄王想想也是,于是他又说,那你想要什么?张献忠又笑了:我要向你借一样东西。什么东西?脑袋。在杀死襄王的时候,张献忠说:如果没有你的脑袋,杨嗣昌是死不了的。此时的杨嗣昌,刚得知张献忠进入湖广,正心急火燎地往回赶。赶到半路,消息出来,出事了,襄阳被攻陷,襄王被杀。此后的事情,按很多史料的说法,杨嗣昌非常惶恐,觉得崇祯不会饶他,害怕被追究领导责任,畏罪自杀。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很无聊。如果是畏罪,按照杨嗣昌同志这些年的工作状况、败仗次数、阵亡人数,估计砍几个来回都够了,他无需畏惧,只需要歉疚。真实的状况是,很久以前,杨嗣昌就身患重病,据说连路都走不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按照今天的标准,估计早就住进高干病房吊瓶了。然而他依然坚持,不能行走,就骑马,吃不下,就少吃或不吃,矢志不移地追击张献忠。我重复一遍,这并非畏惧,而是责任。许多年来,无论时局如何动荡,无论事态如何发展,无论旁人如何谩骂、弹劾,始终支持、保护、相信,相信我能挽回一切。山崩地裂,不可动摇,人言可畏,不能移志,此即知己。士为知己者死。所以当他得知襄王被杀时,他非常愧疚,愧疚于自己没有能够尽到责任,没有能够报答一个知己的信任。一个身患重病的人,是经不起歉疚的,所以几天之后,他就死了,病重而亡。他终究没能完成自己的承诺。他做得或许不够好,却已足够多。

第371章 没有选择(1)

◆ 守锦州的,是祖大寿。事情的发展告诉皇太极,当年他放走祖大寿,是比较不明智的。因为这位仁兄明显没有念他的旧情,还很能干,被围了近三个月,觉得势头危险,才向朝廷求援。而且据说祖大寿的求援书,相当的强悍,非但没喊救命,还说敌军围城,若援军前来,要小心敌人陷阱,不要轻敌冒进,我还撑得住,七八月没问题。但崇祯实在够意思,别说七八月,连七八天都没想让他等,他当即开会,商量对策。开会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要不要去,二、派谁去。第一个问题很快解决,一定要去。就军事实力而言,清军的战斗力,要强于明军,辽东能撑二十多年,全靠关宁防线,如果丢了,就没戏了。第二个问题,也没什么疑问,卢象昇死了,杨嗣昌快死了。只有洪承畴。问题解决了,办事。崇祯十三年(1640)五月,洪承畴出兵了。

◆ 但事实告诉我们,祖大寿,那真是非一般的顽强,而且他还打了埋伏,之前跟朝廷说,他可以守八个月,实际满打满算,他守了两年。就这样,从崇祯十三年(1640)五月到崇祯十四年(1641)五月,双方对峙一年。六月底,出事了。洪承畴突然打破平静,出兵,向松山攻击挺进。这个举动大大出乎清军的意料,清军总指挥多尔衮(皇太极回家)没有提防,十万人突然扑过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战败。消息传来,皇太极晕了,一年都没动静,忽然来这么一下,你打鸡血了不成?多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于是他立即上马,率领所有军队,前往松山。但是,有个问题。当时皇太极,正在流鼻血。一般说来,流鼻血,不算是个问题,拿张手纸塞着,也还凑合。但皇太极的这个鼻血,据说相当之诡异,流量大,还没个停,连续流了好几天,都没办法。但军情紧急,在家养着,估计是没辙了,于是皇太极不顾流鼻血,带病工作,骑着马,一边流鼻血,一边就这么去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没有找东西塞鼻孔,却拿了个碗,就放在鼻子下面,一边骑马一边接着,连续两天两夜赶到松山,据说到地方时,接了几十碗。反正我是始终没想明白,拿这碗干什么用的。会战地点,松山,双方亮出底牌。清军,总兵力(包括孔有德等杂牌)共计十二万,洪承畴,总兵力共计十三万,双方大致相等。清军主将,包括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等精锐将领,除个把人外,都很能打。洪承畴方面,八部总兵主将,除吴三桂外,基本都不能打。至于战斗力,就不多说了,清军的战斗力,大致和关宁铁骑差不多,按照这个比率,自己去想。换句话说,要摊开了打,洪承畴必败无疑。但洪承畴,就是洪承畴。

◆ 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十八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松山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密约,打开了城门,二月十九日洪承畴被俘。几个月后,无计可施的祖大寿终于投降,这次,他是真的投降了。自崇祯十三年(1641)至崇祯十五年(1643),明朝和清朝在松山、锦州一带会战,以明军失利告终,史称“松锦大战”。除宁远外,辽东全境陷落,从此,明朝在关外,已无可战之兵。

洪承畴投降了

◆ 按目击者的说法,洪承畴同志被抓之后,非常坚强,表示啥也别说了,给我一刀就行,后来英勇就义,眼睛都没眨,很勇敢、很义气。所以崇祯很是感动,他亲自主持了洪承畴同志的追悼会,还给他修了坛(明朝最高规格葬礼),以表彰他英勇就义的精神。洪承畴没有就义,他投降了。当然,他刚被俘的时候,还是比较坚持原则的,没有投降。结果过了几天,由于平时没有注意批评和自我批评,关键时刻没能挺住,还是投降了。至于他投降后的种种传奇,就不说了,可以直接跳过,说说他的结局。清朝统一中原时,洪承畴由于立下大功,干了很多工作,有很大的贡献,被委以重任,担任要职。清朝统一中原后,洪承畴由于立下大功,干了很多工作,有很大的贡献,被剥夺一切官职,光荣退休。后来他死了,死后追封爵位,三等阿达哈哈番,这是满语,汉语翻译过来,是三等轻车都尉。

第372章 没有选择(2)

◆ 如果你不清楚清朝爵位制度,我可以解释,高级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每个爵位,又分一到三等,一等为最高。男爵再往下一等,就是轻车都尉,三等轻车都尉,是轻车都尉中的最低等。我查了一下,大致是个从三品级别。我记得洪承畴活着给明朝打工时,就是从一品太子太保,死了变从三品,有性格。后来又过了几十年,乾隆发话,要编本书,叫做《贰臣传》。所谓贰臣,通俗点儿说,就是叛徒,洪承畴同志以其光辉业绩,入选叛徒甲等。在此之前,似乎就是乾隆同志,还曾发话,说抗清而死的黄道周,堪称圣人,说史可法是英雄,要给他立碑塑像。我又想起了陈佩斯那个经典小品里的台词:“叛徒,神气什么!”好像还是这个小品,另一句话是:“你说我当时要是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吗?”絮絮叨叨说这几句,只是想说:-

  • 一 历史证明,叛徒是没有好下场的。同志瞧不起的人,敌人也瞧不起。
  • 二 黄道周挺过来了,我敬佩;卢象昇挺过来了,我景仰;洪承畴没挺过来,我鄙视,但理解。咬牙挺过来,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不接受,但我理解。

王承恩解梦

◆ 据说打崇祯十二年起,崇祯同志经常做梦,梦见有一个人,在他的手上,写了一个字——有。这是个很奇怪的梦,而且还不止一次,所以他把这个梦告诉文武大臣,让他们帮忙解释。大家听说,都说很好,说很吉利,我想了想,有道理,因为有,总比没有好。然而,有一个人却大惊失色,这个人叫王承恩,是崇祯的贴身太监。散朝后,他找到了崇祯,对他说出了这个梦境的真实意义,可怕的寓意——大明将亡。 按照王承恩的解释,这个有,实际上是两个字。上面,是大字少一撇,下面,是明字少半边。所以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大明,要少一半。 崇祯不信,不敢信,大明江山,自打朱重八起,二百多年,难道要毁在自己手上?个人认为,崇祯同志过于忧虑了,因为毁不毁,这事不由他。但这个梦实在比较准,我查了一下,他做梦的时间,大致就是那个毁他江山的人,出现的时间。崇祯十二年(1639),一个人从深山中走出。他的随从很少,很单薄,且很不起眼,无论是张献忠,还是皇太极,他都望尘莫及。但命中注定,他才是最终改变一切的人,五年之后。这人我不说,你也知道是李自成。

◆ 崇祯十三年(1640),河南大旱。这场大旱,史料上说,是两百多年未遇之大旱,河南的景象,借用古人的话: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大旱也好,没有鸡叫也罢,没有牛、没有猪都罢,有一样东西,是终究不会罢的——征税。不征税,就没钱打张献忠,没钱防皇太极,必须征。这么个环境,让人不造反,真的很难。至于结局,不用想也知道,劳苦大众,固然劳苦,也是大众,劳苦久了,大众就要闹事,就要不交税、不纳粮,于是接下来,就是那句著名的口号:吃他娘,喝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 对于气数,崇祯是不信的,开始不信。等到崇祯十四年,怕什么来什么,后院起火,前院也起火,卢象昇死了,辽东败了,中原乱了,信了。在一次检讨会上,他紧绷了十四年的神经,终于崩溃了。他号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说:“我登基十四年,饱经忧患,国家事情多,灾荒多,没有粮食,竟然人吃人,流寇四起,这都是我失德所致啊,这都是我的错啊!”他不停地哭,不停地哭。我同情他。大臣们似乎也很同情,纷纷发言,说这不是您的错。但不是皇帝的错,是谁的错呢?气数。几乎所有的人,众口一词,说出了这俩字。崇祯终于认了,他承认这是气数。但他终究是不甘心的:“就算是气数,人力也可补救,这么多年了,补救何用?”然后接着大哭。

李自成正在前进

◆ 李自成正在前进,在属于他的气数上,大踏步地前进。在河南,他毫不费力地招募了十几万人。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占领了河南全境,所向披靡,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以及我们的老熟人福王朱常洵。

◆ 李自成同志依然在前进,一年后,他进入陕西,击败了明朝的最后一位猛人孙传庭,占领西安。明军就此再无还手之力。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在西安,集结所有兵力,准备向京城出发,他将终结这已延续二百七十多年的帝国。在出发前,他发出了一道檄文,文中有八个字:“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 上台以前,憋足了劲儿要干掉那个死人妖,死人妖干掉了,又出来党争,后金入侵,看准了袁崇焕,要他出来上岗,一顿折腾,后金没能折腾回去,袁督师倒给折腾没了。本想着卧薪尝胆,忍几年,搞好国内经济建设,再去收复大好河山,结果出了天灾,又出来若干人等造反。调兵,干掉若干人等,若干人等被干掉,又出来了若干更狠的人(比如张献忠、李自成),再调兵,把若干更狠的人又打下去,投降的投降,跑的跑,正准备一鼓作气……清军打进来了。好吧,那就去打清军,全部主力调到辽东,打个一年半载,好不容易把人熬走,后院又起火了,投降的不投降,跑进去的又跑出来。很巧,又是灾荒,大荒,没法活,于是大家跟着一起造反。

◆ 崇祯并非一个温和的人,他很急躁,很用力,用今天的话说,叫用力过猛,但那个烂摊子,不用力过猛,只能收摊。崇祯很节俭,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请注意,打补丁的,并不一定很节俭,往往很浪费,比如后来清朝的道光同志,衣服破了,让人去打了个补丁,五十两白银,这哥们全然是败家的,还说特便宜。而崇祯的补丁,是他找老婆打的,免费。此外,崇祯还有个特点:走路慢。因为走得快,里面的破衣服就会飘出来——节俭是节俭,脸面还是要的。他工作很努力,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据史料记载,大致要干七八个时辰(十四到十六个小时),累得半死不活,第二天接着干。简单地说,崇祯同志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什么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穿得破烂,吃得也少,跟老婆困觉较少,只睡五六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打过来、西边打过去、祖坟被人烧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这工作,谁干?最不幸的是,崇祯同志以上所有的不幸,都无法换来一个幸福的结局——他的努力,终究失败。但比最不幸更不幸的是(简称最最不幸),崇祯知道这点。知道结局(注:悲剧),也无法改变,却依然要继续,这就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同志应该知道自己的结局,他多次谈到命数、气数,经常对人哀叹:“大明天下,奈何亡于朕手!”然而,他依然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往死了干,直到最后结局到来,依然没有放弃,直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天,依然没有放弃。一个了不起的人。

◆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军队到达西直门(他从西边来),开始攻城。崇祯同志有句名言:“诸臣误我。”还有一句:“是文臣人人可杀。”三月十七日,事实证明,这两句话很正确。内阁大臣拿不出主意,连话都没几句,且不说了。守城的诸位亲信,什么兵部尚书、吏部侍郎,压根儿说就没抵抗,全部打开城门投降。当天,外城失陷,第二天,内城失陷。

◆ 这个女儿,叫做长平公主。关于她的前世今生,金庸同志已经说过了,虽然相关内容(包括后来跟韦小宝同志的际遇),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胡扯,但有一点是正确的,他确实砍断了女儿的手臂。这个举动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实际情况,却比许多人想象中复杂得多。但无论如何,原因很简单,他不希望这个女儿落入敌人的手中,遭受更大的侮辱。不是残忍,而是慈爱。我知道,许多人永远无法理解,那是因为,他们永远无需去理解。

◆ 处理完一切后,崇祯决定,去做最后一件事——自尽。自尽,是一件比较有勇气的事,按照某位哲学家的说法,你敢死,还不敢活吗?没种。但现实是残酷的,而今这个世界,要活下去,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但崇祯的死,并非懦弱,而是一种态度,负责任的态度。我说过,所谓王朝,跟公司单位差不多,单位出了事,领导要负责任,降级、扣工资、辞退,当然,也包括自尽。崇祯决定自尽,他打算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如下观点:一 绝不妥协。二 绝不当俘虏。三 尊严。于是,在那天夜里,崇祯登上了煤山(今天叫做景山),陪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个叫做王承恩的太监。就这样吗?就这样吧。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第373章 结束了?

◆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第374章 后记

◆ 很多人问,为什么看历史;很多人回答,以史为鉴。现在我来告诉你,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Date: 2024-10-28 一 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