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
守正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不能治民生疾苦,就去治众人病患。
法海
我以前虽未与伊谷流交手,却知道东瀛人群性如何。高者仰而习之,弱者欺而夺之。
欺人之时,英勇不畏死,甚至以死为荣。此等人,若一举震服,则心性逆转。他们所谓者不敢恨,反而谦恭敬之,以敬为荣。
今日你若仅仅出手取伊谷流门主性命,他的门下弟子犹可能拼死相斗。关键在于石真人,石真人一举炼化伊谷流门主的魂魄元神,连肉身也损毁不留。其术阴损至极,其状可畏可怖,其威震惊四方。伊谷流上下胆寒,敬畏不已,如何还敢再来?
易经小故事
《易经》乾卦中的下一句爻(yao)辞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那么这位君子一天到晚在小心什么呢?
法海所讲的善恶,指的是从人心中的对错是非出发,引申出来的言行对应。人们心中的对错是非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的善恶角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法海的话完全正确,是智者之言,但当时还没有讲尽。而修行所求的那颗心,就是“君子终日乾乾”的那颗心。
那颗心是什么样的?圣人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一种通俗的说法:小偷如果认为偷东西是应该的,那么自己家就不要锁门。这句话也是古语:勿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石野
先有是非对错,才能直指善恶分明。
简单来说,男人喜欢女人,没什么错;但是去做色狼流氓,那就是恶。
一个人喜欢金钱财富,也没什么错;但是去抢银行,那就是恶。
人们喜欢看一本书,当然更不是错;但是取盗版散布,那就是恶。
然而世事复杂,众人所行之事,总有种种借口因由。
分清善恶的眼力,就是要穿透种种纠缠,直指人心与是非。
看清根本所在。
法海虽然说了善恶,却没有说尽是非的由来。
借钱小故事
石野开店赚了些钱,补贴给乡下的父母家用,大概3万元,父母善良借钱给乡亲做手术急用,结果招来其他乡人嫉妒,纷纷逼着石野父母借钱。其中村长来借钱的原因竟然是借8000元买小货车。听他语气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好像能找石野家借钱还是给来挺大的面子。
老实人一向脸皮薄,在乡下脸皮能厚到这种程度到,不是强人就是实在被逼的走投无路的。
石野:「我在城里上学,又打了两份工,每月挣的钱回家给父母。只是手头宽裕点,算不上发了大财。诸位要有急用,乡里乡亲的,能帮忙的不可能不帮忙。但是俗话说的好,救急不救穷。没有道理我赚钱给大家花,何况这里也有我认识的,日子过的都比我父母好。……如果等米下锅的,等药救命的,等衣避寒的,我兜里还有几千块钱,写个条可以拿走。如果不是如此,诸位就请回吧,不要再来我家骚扰。」
话音刚落,就招来一片不满之声,尤其村长的声音最大:“小野,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呢?我是看着你长大的,怎么的发了财就忘了乡亲?有钱应该做善事,上面也号召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嘛。你说你大叔好不容易到你家开一回口,你怎么就一点情面都不给呢?”我清了清嗓子又说道:「做生意融资,应该去找信用社。而有其它一些事,应该去找人民政府。私人之善,不能取代公权之责,否则就是助长公恶。」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来刚毕业时和同学一起在上海合租的事情,当时,有个同学的朋友 (李江恒) ,也跟我们合租。一段时间之后,大家互相熟悉之后,有一天,他突然向我借钱,原因是他爸爸做生意需要资金。刚毕业的小伙子哪里有闲钱呢?所以,我婉拒了,说没闲钱。然而,他建议我去做信贷,可以分期还款。我当时觉得不对劲儿,但是心里对这个人提起了十二分警惕。只不过当时我没有「石野」这样的见地。于是很生硬地拒绝他了。后来,就慢慢不联系了。
石小三的故事
石野同村小伙伴石小三为人有点傻,找到石野帮忙,希望到石野到酒楼打杂,赚点钱补贴家用。然后,石野就把每天早上从昭亭山上打水煮茶到活儿给他了。每天给他5元,同时还预支了90元昭亭山门票钱给他。
石小三第一天打水就出问题了,原来,他为了省钱省事儿在山下取水,反正石野也没说这水用来做什么的。可是他送到「绿雪茗间」的门口,就应该能看出来这是一间茶室,茶室用泉水能有别的用吗?肯定是用来煮茶的!就这样他还是把有毒的水留下了。他应该也可能不是故意的要毒死谁,因为这样一来他以后也没钱挣了。
笨一点其实也没太大关系,愚昧而已。可是这种人居然要耍心眼儿。就不只是愚昧而已了,而是品德问题了。
韩紫英
世上的错有三种:
第一种是错了,但可以原谅也可以再给机会;
第二种是错了可以选择宽恕但不能再给机会;
第三种错是犯了一次都不可饶恕。
而石小三犯的错,属于第二种。
学生捐款的小故事
徐公子:我上高中不久,希望工程开搞。而在此三年前,义务教育法就已经颁布了。有一次,学校组织大家捐款,一位受人尊重的老教师却在课堂上说了这样的话:「让你们这些孩子捐钱帮另一些孩子读书。对你们而言,是一片善举;对天下而言,是一片悲哀。今天这件事一叶可以知秋,今后对那些孩子而言,读书恐怕会越来越难。」当时我不解其意,可是后来十几年的事实,证明了老先生的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