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高山下的花环 观后感

Table of Contents

背景

  中越战争狭义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到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之间的边境战争,广义上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之间不断发生的中越边境的军事冲突。

时间线

  • 1978年,越南入侵中国盟友柬埔寨,并在中国边境地区挑衅。
  • 1978-12-08,解放军奔赴广西前线。
  • 1978-01-28,中国农历的春节,邓小平来到了美国,并且坦率地向美国人确认中国军队已经在中越边境集结。
  • 1979-02-16,《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
  • 1979-02-17,中国对越自卫战正式开始。

越南兵

  据说在中越开战之前,越军内部有这样一句名言,说一个越南兵能对付十个中国兵,我们当然可以把这看作是越南人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不过在当时越南当局以及越军的自负心理也却有其物质基础,1973年美国败退越南之后,越南缴获了价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这时候的越南本应该利用战后和平和良好的国际以及周边的环境大力发展经济,获得休养生息,何况1978年越南还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灾,少收了粮食430万吨,但他们选择用军事扩张来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穷兵黩武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一面扩大侵柬战争,一面加剧中越战争的冲突,那么按照常识两面作战越南应该是尽力避免的,尤其是应该避免过早地和中国冲突,但利益使然,越南不得不铤而走险公然和中国对抗。

  游击战原本是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看家本领,后来在同志加兄弟的年代里中国军队就把这个战术向越南人倾囊相授了,而到现在当年参加越战的士兵们也都不得不承认当时的越南兵的的确确是学到了游击战的全部精髓,而复杂的越北山地也的的确确是开展游击战术的天然的绝佳之地,当年的老指战员都是从解放战争中成长过来的老兵,不过经过这场战火的洗礼,他们后来也承认第一天确实是有点被打蒙了,后来就不一样了,他们的部队迅速调整心态来重新面对这场战争。

故事简介

  • 1978年9月6日,原在军政治部宣传处当摄影干事的赵蒙生调到三营九连担任指导员。连长梁三喜热情地接待了他。
  • 梁三喜为人忠厚,生活勤俭,带兵极严,由于连队前任指导员上军校学习,他长时间不能回家探亲,所以很盼望赵蒙生的到来能为他分担一些担子。
  • 然而,赵蒙生到九连的真实目的却是搞“曲线调动”。他出生于革命军人家庭,父母都是部队高级干部。受十年动乱影响,他的母亲吴爽从一个无私的革命者变成了长袖善舞的“外交家”,赵蒙生也变成了养尊处优的“少爷”。
  • 就在吴爽利用关系要把儿子从边疆调回自己身边时,有“雷神爷”之称的雷军长重新回到军里任军长了。赵蒙生的母亲对雷军长有救命之恩,他本以为雷军长能同意自己调走。但没想到,雷军长到任后搞党委整风,抓机关整顿。在别人提示下,吴爽赶紧把儿子离开军机关,躲开“雷神爷”,然后再想办法调走。
  • 一心要“曲线调动”的赵蒙生到九连后,魂不守舍,无心工作。
  • 对于这个生活懒散、军事技术水平稀松平常的指导员,以靳开来为首的基层官兵颇有微词,但是,梁三喜以大局为重,处处忍让体贴赵蒙生。赵蒙生却不领情,反而认为自己和这个“顶着高粱花子参军”的同龄人没有共同语言。
  • 由于赵蒙生这个指导员不合格,梁三喜不放心把连队交给他,决定再次推迟回家探亲的时间。
  • 赵蒙生受不了基层连队的艰苦生活,催母亲早点把自己调走。
  • 赵母吴爽来信中透露了赵所在的部队将有大行动的消息。
  • 十天后,赵蒙生的调令下来了,与此同时,部队也接到命令要上前线。赵蒙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 一向忠厚的梁三喜劈头盖脸地痛骂了赵蒙生。赵蒙生也知道在这种时候离开部队,是对军人称号的最大玷污。所以,他不得不硬着头皮随部队坐上开往云南边防线的列车。
  • 在发起进攻前夕,吴爽把电话打到了雷军长的前沿指挥部,要求调走赵蒙生。雷军长大怒,在全体军人的面不点名地痛斥了这种可耻行径,赢得全体官兵的拥护。军长和官兵们的反应,让赵蒙生感到极大羞辱,也激发了他的自尊心和爱国心,他当着全连的面写了血书。
  • 九连受命为 尖刀连 ,具体任务是:在战幕拉开的当天,火速急插,务必于当天下午六时抵达敌364高地前沿,于次日攻占敌364高地,并死死扼守该高地。
  • 在战前支委会上,一向爱说牢骚话的靳开来主动要求担任带尖刀排。梁三喜也提出要带尖刀排,靳开来指出梁三喜家只有他一个儿子,而自己还有兄弟,所以他比梁三喜更适合。为了支援九连,军部把刚从北京调来的战斗骨干分配给他们。
  • 九连在陌生的热带丛林中艰难行进。梁三喜发现新分配来的炮手智勇双全,便把他留在身边。这个战士让大家叫他“北京”。
  • 不了解战场实际情况的上级批评九连的行进速度慢,靳开来对这种瞎指挥非常不满,梁三喜命令大家轻装前进。在急行军中,司号员小金累死了。
  • 为了赶路,大部分战士们扔掉了水壶和干粮,到达指定地点后,全连基本上粮尽水绝了。
  • “北京”和梁三喜一起制定了进攻方案。战斗打响了,经过血战,九连占领了高地,打退了主峰敌人的三次进攻。
  • 但是由于缺水,战士们的战斗力明显下降。靳开来决定带人下山去砍越南人的甘蔗。虽然明知这是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但靳开来宁愿背处分。没想到在半路上,他踩中了敌人地雷。临终前,靳开来唯一的心愿是再看一眼妻儿的照片。
  • 主峰上有敌人的迫击炮阵地,一个劲地朝九连头上打炮,如果死守待援,九连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梁三喜果断决定,向主峰进攻,占领敌炮阵地。
  • 在战斗中,“北京”作战勇敢,却因为数发文革时制造的臭弹而失去战机,被敌人杀害。
  • 九连终于站在了364高地主峰上。就在大家欢庆胜利时,残敌打来冷枪,梁三喜为救赵蒙生而中弹,临终时,他右手紧紧攥着左胸上的口袋,有气无力地对赵蒙生说:“这里……有我……一张欠帐单……”。
  • 赵蒙生在他上衣口袋里战友们找到一张染血的欠账单,上面记录了的每一笔借款,共计六百二十元。
  • 赵蒙生被连长的死感染了,为报救命之恩,于是,拎着炮弹就冲向了敌人的碉堡。
  • 战斗结束,整个部队班师回国,赵蒙生荣立一等功,但他心情却更加沉重,因为虽然梁三喜和“北京”评上了战斗英雄,而靳开来却由于违反纪律而不得评功。
  • 烈士们的家属陆续来到部队。赵蒙生把自己的一等军功章送给靳开来的妻子,谎称这是九连颁给靳开来的勋章。
  • 吴爽、梁三喜的母亲和妻子玉秀相继来到部队。吴爽、赵蒙生这时才惊讶地发现梁三喜的母亲便是曾在解放战争时帮助抚养过赵蒙生的梁大娘。而“北京”的父亲就是雷军长。
  • 赵蒙生和战士们没有把梁三喜的欠账单交给梁大娘,本打算由连里出钱为连长还账,但梁大娘和玉秀临走前,根据三喜家信里的叮嘱,谢绝战士们的好意,拿出抚恤金和从家带来的钱,坚持把账还上。
  • 电影最后,赵蒙生带领着九连全体同志和李干事,抬着一个个用鲜花编织成的花环,到烈士陵园,把花环敬献在烈士墓前。

赵蒙生

  九连的指导员。军队高级领导干部的后代,出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解放初期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革命教育,但文化大革命以后,由于父母的不幸遭遇,他的心灵受到创伤。父母复职后,他变得养尊处优,生活懒散,下连队也只是为了在母亲帮助下搞“曲线调动”,甚至在部队快上前线时想当“逃兵”。后来在正义力量的感召和血与火的考验中被唤醒了军人的爱国心和人格尊严,成为真正的战斗英雄。

  • 这些年,你离开战争,太久了,咱们离开人民,太远了。

梁三喜

  九连的连长,生于革命老区,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有着劳动人民本色且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解放军指挥员。和大多数农家子弟一样,他勤劳克己,敦厚善良,以“瘦骆驼”般的身躯承担着连队的工作和十年动乱中农村破产造成的经济压力。他为人笃诚,谦和、宽容,然而爱憎分明,决不饶恕临阵脱逃的懦夫。他忠于职守,把祖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献身。他牺牲时没有豪言壮语,只留下一张血染的欠账单,而且遗言中叮嘱让家人用抚恤金偿还上欠账。

  • 奶奶个娘!你可以拿着盖着红印章的调令滚蛋,我可以请求组织另派一个指导员来。但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人,你不会不知道你穿着军装。现在,你正处在一道坎上,上前一步还好说,退后一步你是个啥?
  • 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
  • 打敌人,我能勇敢。可是,敢于提意见,向我们内部那些歪门邪道开炮,你呀,要比我勇敢得多!
  • 为什么两发全是臭弹?- 批林批孔,批他奶奶的1

靳开来

  九连的炮排排长,自称“牢骚大王”。说话粗俗,爱发牢骚,而且每每切中要害,因此在领导眼中是个“鸡肋”。他有技术有能力,富有人情味,爱开玩笑,甚至有点玩世不恭,但在战场上,他深明大义,舍身报国,主动包揽了尖刀排的任务。在战斗最艰苦的时候,为了给饥渴的战友解渴,他冒险去砍了几捆越南人的甘蔗,不幸踩雷牺牲,结果死后受到不公正待遇,连一块勋章都没有。

  • 奶奶的,知识青年下放的时候,你们怕下乡,都涌到部队里头来,现在感到吃苦了,又削尖了脑袋,要回大城市!
  • 奶奶的!只要是共产党坐天下,这个老娘们要胆敢在部队上前线时把她儿子调回去,看我靳开来不自费告到北京去!
  • 奶奶的!说一千,道一万,打起仗来还得靠咱这些庄户孙!
  • 副连长,副连长,战前赏了我一个送死的官。
  • 诶,烈士陵园见。
  • 二百个亿养个狼崽子。
  • 他们也就知道拿尺子来量地图。
  • 让大伙吃甘蔗吧。

雷震

  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被称为“雷神爷”,在军中享有极高场望,治军极严,令行禁止。解放前,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他出生入死,解放后为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他疾恶如仇,不怕丢官坐牢,是铁打的硬汉。

  • 奶奶的!我雷某今天要骂娘!
  • 有这么一位神通广大的贵妇人,了不起啊,很了不起呦!她竟有本事从千里之外把电话要到我的前沿指挥所!我想同志们都知道的啊,在这种关键时刻,我的电话分分秒秒千金难买呀!她来电话干什么呀?她想让我关照她的儿子、要我把她的儿子调回后方!把我的指挥所当作交易所了!
  • 奶奶的!走后门?她竟敢走到我这流血牺牲的战场上。我在电话里把她臭骂了一顿,我雷某不管她是天老爷的夫人,还是地老爷的太太,走后门,没二话,我雷某要让他的儿子第一个扛着炸药包去炸碉堡!去炸碉堡!
  • 我的大炮就要万炮轰鸣,我的铁甲就要隆隆开进!我的千军万马正要去杀敌!去拼命!去流血!
  • 为什么靳副连长,连个三等功也不批呀,爱发牢骚?
  • 中国人都像他那样,说真话,做实事,我们国家的事情,就好办了。
  • 不是我雷震不讲人情,因为我背后有天理、有国法!
  • 难道我们孩子当兵来,只是走过场,该流血牺牲的时候,让老百姓的子弟上?这不是共产党!
  • 共产党的字典里没有功臣两个字!
  • 我们有些干部,总是爱听阿谀奉承,对于爱提意见的同志,到死他们也不放过!不给靳开来记功,天理不容!
  • 宣传凯华,一定要实事求是。在报道文章里不许出现我的名字。凯华就是凯华,半点都不许借凯华宣传我、吹捧我。

柱子

  照顾赵蒙生生活的小解放军同志。

  • 爸,不要告诉奶奶,啊? 诶,不…不给你奶奶说。

北京

  从北京调到九连参加战斗的战士,自称“北京”。其实是雷军长的儿子,随母亲的姓。他从不以将门之子自矜,胸怀大志,才华过人,生气勃勃,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在战场上表现英勇机智,深得梁三喜信任,却因几颗文革期间生产的“臭弹”而牺牲。

   小北京 薛凯华的原型是160师师长张志信的儿子 张力 。中越战争打响后,张师长就利用手中的“特权”把本来没机会到前线的儿子调到了前线。在战斗中,作为侦察班长的张力在掩护战友中身负重伤。牺牲前,张力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是:“请转告我的爸爸,儿子没给他丢脸!”

粱母

  梁三喜的母亲,赵蒙生的养母。一生历尽千难万苦,为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她生育的三个儿子,大儿子为革命牺牲,二儿子为他人牺牲,梁三喜是她最后一个儿子,然而也倒在了保卫祖国的战场上。她善良、无私、刚强,没有向国家提任何要求,更婉拒三喜战友们的资助,坚持按三喜的遗嘱,用烈士抚恤金和家里凑的钱还清了他的欠账。

  • 老几呀? 就这一个。这是你家的? 老三。老大,打鬼子那功夫,牺牲了。老二,文化大革命,让坏人整死了。这是老三呢。
  • 你是个军长,你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前线上,牺牲了。我哪怕就只看到了这一个,我总算是看到了。好啊,好啊,你们好啊,中国,能兴旺啊!

赵母

  赵蒙生的母亲-吴爽,某军区卫生部副部长。贫苦出身,战争时期为革命出生入死,曾救过雷军长的性命。经过十年动乱后,她以功臣自居,忘掉自己革命的初衷,心安理得地走后门拉关系,变成了“外交家”,想方设法把子女调到舒适的岗位,甚至在开战前夕把电话打到前线指挥部,要求把自己的儿子调离战场。

  一个曾经立功无数、现在身居高位的 马列主义老太太 。“马列主义老太太”这一形象在八九十年代电影中经常出现。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1982年潘虹主演的电影《人到中年》;1985年黄建新执导的《黑炮事件》里也有这么一个老太太。这些老太太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曾经是共和国的功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早已失去了当年的精神,变得自私,甚至有些刻薄。

Footnotes:

1

批林批孔:批林批孔运动是1974年1月18日-6月,经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批准,在文化大革命中发起的一次批判 林彪 (时任中共中央排名第一的副主席)和 孔子 2人为主题的政治运动。过程:林彪因主张设立国家主席与毛泽东决裂,后来在1971年9月13日的九一三事件中死亡。1973年7月4日,毛泽东指出:“尊孔反法,国民党也是一样啊!林彪也是啊!”9月,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

Date: 2024-07-31 Wed 11:37